粵語歌文化歷史研究者,喜歡鑽研文字與音樂的創作,也喜愛數學與棋藝等等。
发布时间:2013-01-02 09:17:35
把電影《窗外》的首映廣告貼出來,固然是因為這電影是林青霞初登大銀幕之作,甚是難得。但其實也是為了《窗外》跟顧嘉煇也有一點點兒關係──筆者感到那時娛樂版久不久就有顧嘉煇的新聞,雖居幕後,也是個紅人啊! 一九七三年八月二十日的《華僑日報》娛樂版,有一則新聞標題謂:「顧家輝(那時他的名字跟今天寫法完全不同,下文全改用今天的寫法,請注意)投資拍片 原來為條氣唔順」,內文謂: 顧嘉煇是香港頗負盛名的音樂家,作過很多動聽而流行的歌曲,也為很多著名的電影作過配樂。影圈的人說,有顧嘉煇配樂的電影,必然效果好幾倍。 日前,看宋存壽及郁......【阅读全文】
发布时间:2013-01-01 08:55:36
本文於昨天發表在《信報》「影音地帶」版「詞話詞說」專欄,見報標題是「盧國沾作品終極大搜查」。 近日開始抽點時間來整理盧國沾的歌詞,並得到他的協助,送來一份過去在香港作曲家及作詞家協會登記過的詞作的名單。 按這份名單,盧國沾的詞作有九百六十多首,包括若干廣告歌。筆者有點奇怪,怎麼一千首都不到?其後醒悟盧國沾是較遲加入香港作曲家及作詞家協會的,有部份詞作應該沒有登記,至於這些未登記的作品數量有多少,真是天曉得,加上盧國沾向來都沒有留存底稿或手稿的習慣,要查證也很缺乏第一手材料。這才發覺,要弄一套「盧國沾全集」,即使只是作品名單,也甚是......【阅读全文】
发布时间:2012-12-31 10:48:07
一九七二年初的時候,筆者尚是小六學生,對潘迪華獨力主辦的音樂劇《白孃孃》的上演無知無覺。但其實,這是香港流行音樂文化史上的創舉,絕對須書之於青史。 筆者只是看了一九七二年的《華僑日報》,沒看別的舊報紙,卻已感到傳媒對音樂劇《白孃孃》頗是關注,《華僑日報》的副刊主筆于立在其專欄「花邊雜文」中多次談到《白孃孃》,從該專欄,筆者才得知,《白孃孃》中的歌詞,都是潘迪華自己寫的。 七、八十年代,在香港搞音樂劇,一般都虧本告終。羅文如是,先行者潘迪華當然不會例外。據說虧了一百萬左右,七十年代的一百萬港元,比現在的五百萬港元還要好用吧! ......【阅读全文】
发布时间:2012-12-29 10:22:58
香港流行歌詞的一項迷思是:總認為七、八十年代那種一韻到底的押韻模式,優勝於近一二十年來那種幾乎一段一轉韻的押韻模式。 其實,那亦只是潮流。一韻到底作為主流久了,便輪由頻頻轉韻作主流。說不定不久將來,又會是一韻到底主宰大流。也許,是很多人都會覺得,一韻到底是頗能考驗創作人的功力的,當肚子內墨水不夠,便只好經常重用某一個韻字(不知道黃偉文《小玩意》中「意」字用了很多次算不算這情況),一韻到底而能夠不重用韻字,而且詞句流暢兼有創意的,委實是高手!有人這樣想也只能由他。但詩歌創作,有時轉韻也是必須的,這是為了呈現感情的轉換,如果還配合上旋律的轉調,那更是絕配,......【阅读全文】
发布时间:2012-12-28 09:51:42
在1972年7月7日的《華僑日報》上,見到香港大會堂十週年紀念時,香港電台中樂隊演出的節目單,頗是難得,並且可以懷想,那一年的時候,尚有哪些音樂界前輩健在。現在的香港電台,當然再不會有「中樂隊」的組織,而當年的中樂隊,也不知是哪年解散的。 這台節目,七月廿三演兩場,廿四日演一場。節目如下: 廣東音樂 一、廣東排子聯奏 廖森嗩吶主奏 大鑼鼓及其他樂器合奏 二、萬花......【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