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50126531
  • 博文数量: 4598
  • 博客积分: 58701
  • 博客等级: 大将
  • 技术积分: 48997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6-02-22 16:58
个人简介

粵語歌文化歷史研究者,喜歡鑽研文字與音樂的創作,也喜愛數學與棋藝等等。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4598)

文章存档

2024年(1)

2023年(5)

2022年(7)

2021年(10)

2020年(6)

2019年(9)

2018年(44)

2017年(82)

2016年(83)

2015年(118)

2014年(142)

2013年(205)

2012年(273)

2011年(307)

2010年(381)

2009年(429)

2008年(451)

2007年(774)

2006年(1271)

分类:

2012-02-18 09:21:49

 
  閱讀簡嘉明著的《逝去的樂言──七十年代以方言入詞的香港粵語流行曲研究》,其第三章是「七十年代香港粵語流行曲大量以方言入詞的原因」,所舉的第一項(文化原因)是:「遷就市民大眾的知識水平」。這項原因,還有填詞人的訪問作旁證,比如鄭國江謂:「以前若用書面語寫歌詞,一般市民未必明白的,但八十年代教育水準提高,就可以接受書面語詞……」
 
  粗讀之,是言之成理。細想一下,卻覺得現實情況遠不是這樣簡單。
 
  比如,當時國語時代曲極流行,甚麼《今天不回家》、《水長流》、《淚的小花》等等在電視台電台不斷傳揚,但「一般市民」就聽得明白了嗎?當時這些國語時代曲到底在哪種階層裡流行呢?當時英文歌也很「流行」,「一般市民」又聽得明白嗎?當時的英文歌其實是在哪些階層「流行」呢?
 
  再者,既然「一般市民」在七十年代的時候「教育水準」不高,五十年代的時候「教育水準」之低就更甚了吧。但那時的粵曲、粵劇曲詞,文雅的可不少,人人公推大師的唐滌生,為仙鳳鳴寫的劇本曲詞,是文言的啊,比書面語還深。近日,胡美儀把唐滌生《紫釵記》裡的一段《花前遇俠》改成《霍小玉訴情》,我問一位八十後朋友,歌詞裡「出章台卑微不相稱」的「章台」是何所指,那朋友搖頭,說不懂。那麼當年「一般市民」明白「章台」是甚麼的又有幾人?但這對仙鳳鳴粵劇的盛行有負面影響嗎?

 

  其實,《分飛燕》或者是稍後的《啼笑因緣》、《雙星情歌》,用語主要都是文言,難道這些歌的市場目標不是「一般市民」?何以同一批市民,卻又可以接受用詞比書面語還深的文言歌詞?

 

  我想,粵語方言歌的潮起潮落,市民的「教育水準」不是重要的因素,更多的是關乎粵語方言歌在人們心中地位的變化(在資本主義社會裡,身份、地位跟時尚是甚有關係)。方言相對於「國語」,從來都是地位低下的,不登大雅的(誰可以在學校作文裡完全用粵語方言寫一篇文章?──學校是最容易見出語言文化霸權之處哦),為何粵語方言歌在七十年代的香港風行一時,八十年代之後,就只有尹光這類歌手可以照唱如儀?是那時的聽眾較寬容(尚願意對方言歌作身份認同,敢說自己喜歡聽方言歌?願意者是哪些人?),容許這些地位低下的方言歌日夜陪伴大家,八十年代起,大家忽然都忍受不了,必欲遏制而後快?又,為何新世紀裡黃偉文的《你唔愛我啦》(喜歡上了這歌的有多少人敢說自己喜歡聽?)慘淡收場?連串問題,有待探討。

 

  不說方言,且說文言,為何八十年代起,粵語的文言歌詞亦基本絕跡。是以前「教育水準」低下的聽眾更能接受古雅的中文歌詞(中國風?)?還是又別有文化上的因素?

 

 

 

 

 

 

 
 
 
 
 
 
 
 
 
 
 
 
 
 
 
 
阅读(1700) | 评论(7)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

daisylhx2014-07-23 11:18:25

结合剧情就不难理解女主的出身了啊。

daisylhx2014-07-23 11:17:59

章台 是 章台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