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與前輩共膳,席上談到以前粵語片的「七日鮮」現象,前輩謂其實那時的粵語片都很「慘」,不管賣不賣座,映期一般只有七日,不同於國語片和西片,賣座的話,映期可以很長。所以粵語片的「七日鮮」,除了是指某些粵語片用七天時間就能拍好(暗示粗製濫造),其實也隱含粵語片的映期被局限在七天之內。
筆者以往翻看三十至五十年代的舊報紙,也曾注意到粵語片的映期真是很短。大多只有一個星期。那時就想,這真是一種浪費:多好的片子,映一星期就淪為二輪片!
不少香港人會不假思索指摘粵語片曾經是「七日鮮」,並一竹篙打一船人。殊不知「七日鮮」亦是粵語片備受同根相煎的「同義詞」。歷史真像很易就遭扭曲,當大家聞「七日鮮」而只聯想起是「粗製濫造」的同義詞,意味我們都被一種滿帶偏見的主流論述牽着鼻子走。
新浪網的「香港電影詞條:七日鮮」,除了一般意義地解說「七日鮮」的含義,尚有這樣的附帶說法:當年粵語片的製作期一般為十天,過了期就要加錢。此外,那時上映粵語片的幾條院線,映期通常是五至七天,據云是院商不欲影片賣座致片價提高,變得無利可圖,乃以此控制製片商。假如影片首兩天不賣座的話,更會被院商要求「落畫」或者「包底」。
這些都是導致影片要儘快拍畢的重要原因,而且很容易變成惡性循環:越來越濫拍,就越是被遺棄被指責,製作條件就越來越差,粵語片的地位也越來越低,於是大家都去看西片、國語片,覺得好看些。
這種惡性循環,跟粵語歌處於棄兒時代的惡性循環,何其相近!可見粵語片與粵語歌是有點同病相憐。不過,當年的粵語歌的處境會是更淒慘吧!
說到「七日鮮」=粗製濫造的電影,現在的年輕人隨便地以之作為五、六十年代粵語片的「代名詞」,那其實是很不對的。因為這兩個年代的粵語片,粗製濫造的案例已經甚少。粵語片史上有三次「清潔運動」,而最後的第三次的主要目的就是針對「七日鮮」的,並催生了「華南電影工作者聯合會」,而該會是成立於1949年的。實際上,五十年代初期開始,粗製濫造的「七日鮮」便在減少,但粵語片映期限於七天這種「七日鮮」並沒有消失,而且存在很長的時期,在在窒礙着粵語片的生機。
阅读(2443) | 评论(0) | 转发(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