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語歌文化歷史研究者,喜歡鑽研文字與音樂的創作,也喜愛數學與棋藝等等。
分类:
2012-02-18 09:21:49
其實,《分飛燕》或者是稍後的《啼笑因緣》、《雙星情歌》,用語主要都是文言,難道這些歌的市場目標不是「一般市民」?何以同一批市民,卻又可以接受用詞比書面語還深的文言歌詞?
我想,粵語方言歌的潮起潮落,市民的「教育水準」不是重要的因素,更多的是關乎粵語方言歌在人們心中地位的變化(在資本主義社會裡,身份、地位跟時尚是甚有關係)。方言相對於「國語」,從來都是地位低下的,不登大雅的(誰可以在學校作文裡完全用粵語方言寫一篇文章?──學校是最容易見出語言文化霸權之處哦),為何粵語方言歌在七十年代的香港風行一時,八十年代之後,就只有尹光這類歌手可以照唱如儀?是那時的聽眾較寬容(尚願意對方言歌作身份認同,敢說自己喜歡聽方言歌?願意者是哪些人?),容許這些地位低下的方言歌日夜陪伴大家,八十年代起,大家忽然都忍受不了,必欲遏制而後快?又,為何新世紀裡黃偉文的《你唔愛我啦》(喜歡上了這歌的有多少人敢說自己喜歡聽?)慘淡收場?連串問題,有待探討。
不說方言,且說文言,為何八十年代起,粵語的文言歌詞亦基本絕跡。是以前「教育水準」低下的聽眾更能接受古雅的中文歌詞(中國風?)?還是又別有文化上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