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語歌文化歷史研究者,喜歡鑽研文字與音樂的創作,也喜愛數學與棋藝等等。
分类:
2011-04-13 07:28:09
Nicholas Carr在書中引用認知神經學的學者的解釋說:「上網時我們的注意力持續不斷地轉移,這會讓我們大腦在遇到多重任務的時候更加敏捷,但是,多任務處理能力的改進實際上會損害深入思考和創新思考的能力……同時處理的任務越多,你就越輕率,你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就越差……變得更容易依賴常規思想和傳統辦法,而不是以原創性思維解決問題。」
相信,有人會不同意這種說法,但至少筆者是會警惕自己的:莫被互聯網時刻「有料到」的世界分散我寶貴的專注力。
「記憶外包,文明消亡」是甚麼意思?著者提到心理學家和人類學家的發現,人們往往更能記住自己生活中發生的事情,而成長環境對記憶的影響是雙向的。個人記憶形成並支持着作為文化支撐的「集體記憶」。存儲在個體腦中的內容──事件、事實、概念、技能──不只是構成自我的「與眾不同的人格表現」,還是「文化傳播的關鍵所在。」我們每個人都在表現和設計將來的歷史。文化在我們的神經突觸中得到支持和延續。
但當我們把記憶的任務推卸給外部的數據庫,並不僅僅危及個體的深度獨特個性,還會危及我們共享的社會文化的深度和獨特個性。人類文明要保持勃勃生機,那必須在每一代人所有成員的頭腦當中重建。若記憶外包,文明就會亡無日矣。
這話有點危言聳聽。但筆者倒是想到,不管是做學問還是搞創作,倚賴「記憶外包」者的效率肯定遠不如博聞強記者,因為後者是使用自己腦裡的「數據庫」,各種訊息材料的綜合與創新,俱可電光火石之間完成。而前者往往要花時間從「外包」的「數據庫」找資料,找得差不多了才來作各種訊息材料的綜合與創新,效率當然慢得多。想想上一代的學者如錢鍾書,其體大思精的《管錐篇》,就是
僅這一點,我們就有強力理由不許縱容自己倚賴「記憶外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