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語歌文化歷史研究者,喜歡鑽研文字與音樂的創作,也喜愛數學與棋藝等等。
分类:
2010-02-09 07:41:22
說到紅事歌曲,當年有一首
在現今事事講原創的流行音樂語境裡,以上提到的歌曲的吃虧之處,是它們在音樂上俱非原創。
幸而,六十年代中期,香港人開始有自己原創的紅事歌曲,那就是商台特為祝壽祝婚點唱節目而創作的《祝壽曲》和《祝婚曲》。兩首歌俱由鄺天培作曲,周聰作詞。記得那時每到節目時間,播音員讀畢一批點唱名單後,就會響起:「恭祝你福壽與天齊,慶賀你生辰快樂……」和「齊賀你,天生一對,效于飛諧鸞鳳……」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份。七十年代中期以後,節目沒有了。但這兩首紅事歌曲卻不脛而走,最終成為香港人結婚和慶生辰必唱的中式喜慶歌曲。事實上,更有網友心細如塵的指出,國語人是沒有相類的《祝壽曲》和《祝婚曲》,因此慶祝生日的時候,唱的只是譯了國語歌詞的外語版《生日歌》。這一點,港人似乎可以自豪一番,而廣東人亦與有榮焉?
未知是否湊巧,七十年代中期的香港,在天時地利人和配合之下,粵語流行曲大大振興,甚至紅事歌曲,都事必原創,例如著名的《歡樂年年》、《迎春花》、《財神到》、《祝福你》等百分百原創的賀年歌曲,便都是在這滾滾洪流中產生的。可是,卻偏偏不見有人有能力創作全新的祝壽和祝婚歌曲來取代舊有的《祝壽曲》和《祝婚曲》。筆者猜想,或者是曾有創作人有這個念頭的,奈何「眼前有景道不得」吧。事實上,歌星新婚及添孩子後,唱有關題材的歌是不乏例子的,比如張學友的《你的名字我的姓氏》之類,但「功能」跟《祝婚曲》可不大一樣!
不過,一說到《歡樂年年》、《迎春花》、《財神到》、《祝福你》這批產生於七十年代後期的粵語賀年原創歌,筆者便不禁神傷,因為自此之後,八十年代過去,九十年代過去,零零年代都過去了,三十年間香港再沒有新的粵語賀年原創歌,其流行程度與地位能與這批歌曲相並論,尤其是論數量,三十年來音樂人寫過多少呢?是賀年歌太傳統太不合時宜摩登的音樂人不屑寫也寫不出?還是我們都甘心年年繼續唱《歡樂年年》與《迎春花》?
當回顧一下,五十年代的《恭喜發財》、七十年代的《歡樂年年》,誕生的時候都處於粵語流行曲發展的一個重要的上升時期。相信可能是在上升期裡,音樂人的心態較能積極向上,多方嘗試,不棄傳統。今天的「初十」年代,粵語流行曲則處於一個衰退期,估計可能要到下一次的發展上升期,才會有讓人耳目一新、樂於傳唱的粵語賀年原創歌問世吧!
按:本文昨天發表於《信報》文化版。
chinaunix网友2010-02-13 17:17:09
「商台特為祝壽祝婚【點唱節目】而創作的《祝壽曲》和《祝婚曲》」。點唱節目——商業動機亦促成了膾炙人口的名作誕生,可謂有需求就有市場,有市場就有產品。 「卻偏偏不見有人有能力創作全新的祝壽和祝婚歌曲來取代舊有的《祝壽曲》和《祝婚曲》。」外國的生日歌、聖誕歌、婚禮進行曲(瓦格納及門德爾松均有作,前者以其莊重抒情常作為入場曲目,後者則作為退場音樂,故以瓦格納氏的更膾炙人口)也就創作了一次,經過偶然的事件傳唱百年,之後也未見齊名之作。可見傳世之作的出現不是數十年之內可以預見,而且也需要一定的偶發因素加以推波助瀾。這個市場不小,且待時日,蓋有傳世之作脫穎而出吧。
chinaunix网友2010-02-13 17:17:09
「商台特為祝壽祝婚【點唱節目】而創作的《祝壽曲》和《祝婚曲》」。點唱節目——商業動機亦促成了膾炙人口的名作誕生,可謂有需求就有市場,有市場就有產品。 「卻偏偏不見有人有能力創作全新的祝壽和祝婚歌曲來取代舊有的《祝壽曲》和《祝婚曲》。」外國的生日歌、聖誕歌、婚禮進行曲(瓦格納及門德爾松均有作,前者以其莊重抒情常作為入場曲目,後者則作為退場音樂,故以瓦格納氏的更膾炙人口)也就創作了一次,經過偶然的事件傳唱百年,之後也未見齊名之作。可見傳世之作的出現不是數十年之內可以預見,而且也需要一定的偶發因素加以推波助瀾。這個市場不小,且待時日,蓋有傳世之作脫穎而出吧。
chinaunix网友2010-02-13 17:17:09
「商台特為祝壽祝婚【點唱節目】而創作的《祝壽曲》和《祝婚曲》」。點唱節目——商業動機亦促成了膾炙人口的名作誕生,可謂有需求就有市場,有市場就有產品。 「卻偏偏不見有人有能力創作全新的祝壽和祝婚歌曲來取代舊有的《祝壽曲》和《祝婚曲》。」外國的生日歌、聖誕歌、婚禮進行曲(瓦格納及門德爾松均有作,前者以其莊重抒情常作為入場曲目,後者則作為退場音樂,故以瓦格納氏的更膾炙人口)也就創作了一次,經過偶然的事件傳唱百年,之後也未見齊名之作。可見傳世之作的出現不是數十年之內可以預見,而且也需要一定的偶發因素加以推波助瀾。這個市場不小,且待時日,蓋有傳世之作脫穎而出吧。
chinaunix网友2010-02-13 17:17:09
「商台特為祝壽祝婚【點唱節目】而創作的《祝壽曲》和《祝婚曲》」。點唱節目——商業動機亦促成了膾炙人口的名作誕生,可謂有需求就有市場,有市場就有產品。 「卻偏偏不見有人有能力創作全新的祝壽和祝婚歌曲來取代舊有的《祝壽曲》和《祝婚曲》。」外國的生日歌、聖誕歌、婚禮進行曲(瓦格納及門德爾松均有作,前者以其莊重抒情常作為入場曲目,後者則作為退場音樂,故以瓦格納氏的更膾炙人口)也就創作了一次,經過偶然的事件傳唱百年,之後也未見齊名之作。可見傳世之作的出現不是數十年之內可以預見,而且也需要一定的偶發因素加以推波助瀾。這個市場不小,且待時日,蓋有傳世之作脫穎而出吧。
chinaunix网友2010-02-13 17:17:09
「商台特為祝壽祝婚【點唱節目】而創作的《祝壽曲》和《祝婚曲》」。點唱節目——商業動機亦促成了膾炙人口的名作誕生,可謂有需求就有市場,有市場就有產品。 「卻偏偏不見有人有能力創作全新的祝壽和祝婚歌曲來取代舊有的《祝壽曲》和《祝婚曲》。」外國的生日歌、聖誕歌、婚禮進行曲(瓦格納及門德爾松均有作,前者以其莊重抒情常作為入場曲目,後者則作為退場音樂,故以瓦格納氏的更膾炙人口)也就創作了一次,經過偶然的事件傳唱百年,之後也未見齊名之作。可見傳世之作的出現不是數十年之內可以預見,而且也需要一定的偶發因素加以推波助瀾。這個市場不小,且待時日,蓋有傳世之作脫穎而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