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49876200
  • 博文数量: 4599
  • 博客积分: 58701
  • 博客等级: 大将
  • 技术积分: 48987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6-02-22 16:58
个人简介

粵語歌文化歷史研究者,喜歡鑽研文字與音樂的創作,也喜愛數學與棋藝等等。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4599)

文章存档

2023年(5)

2022年(7)

2021年(10)

2020年(6)

2019年(9)

2018年(44)

2017年(82)

2016年(83)

2015年(118)

2014年(142)

2013年(205)

2012年(273)

2011年(307)

2010年(381)

2009年(429)

2008年(451)

2007年(774)

2006年(1271)

分类:

2009-10-15 08:04:19

 
  早前在書局看到一本談祥柏前輩翻譯的書,談到英語人學算術的難處,在於語言上的造字欠邏輯。其實有關這個現象,久不久就有學者專家指出。今天貼出來的這篇文字,是由詹德隆先生撰寫的,原刊於2002119的《信報》文化版,見報時的標題是「中國人的優勢」。先生的大文很深入地揭示了英語有關數目方面的造字的弊病及其影響算術學習之處。筆者遙想童稚時代學習英語的數詞,真是個夢魘。由此也可見我們倚賴語言來認識世界,但很多時也反過來受它掣肘,甚至常常是不自知的。比如說,英文常常是法律語言,中文則是詩化語言。又比方說,在文化研究的許多領域,洋文論著洋洋灑灑,為各種新概念造了許多新詞,而這些詞都是找不到適合的中文詞語來與之對應的,所以學習起來是分外吃力。再說,很多邊緣物事也因為缺乏語詞來準確表達,往往被話語權操控者施以「認知暴力」,以帶貶義的現成語詞將就地指稱之,使這些邊緣物事蒙上污名!
 
  這個世界上數學家多得很,甚麼人種的數學家也有,但若然以普通市民而言,一般來說中國人、日本人和印度人在數學方面比白人和黑人優勝,似乎已經是不爭的事實,大家只要看美國SAT數學部份中國人和華裔人士的分數已可證明。如若仍不滿意的話可以再比較香港中學會考數學卷和英國的GCE數學卷。在我讀書那個年代,考香港中學會考數學僅得合格的,往往考倫大GCE通程度可以取得CB的成績。
 
  曾經在英國居住過的讀者,大概會對英國售貨員或街邊擺賣者那笨拙的計數方法留下深刻印象。他們找數的時候一定要逐毫子數,若非如此就計不出數來,以前香港街市賣雞的小販那種心算之快之準,在英國會技敬四座。英國人文字可能很洒家,咬文嚼字的本領非同小可,但一般人計數委實不行!
 
  近年西方教育家對中國人計數為甚麼那麼本事進行了一些研究,初步結果當然不能作準,但作為中國人或華裔人士有一聽之價值。在這裡計數是指算術、代數,並不包括三角幾何在內。
 
  有些外國科學家認為中國的文字對中國人的數學頭腦,尤其算術,有啟發和促進的作用,用英文計數的人可沒有這個優勢。為甚麼呢?因為中國人以前用的數目字非常合邏輯。

 

  例如,用中國字寫一加一等於二,是一目了然的,一加二等如三也如是。一字是一畫,二字是二畫,三字是三畫,這樣簡單易明的概念,小孩子一開始就已然能掌握,因為一、二和三字跟他手掌上的三隻手指完全相同。

 

  現在請看阿拉伯數目字:1+1=2,這個2字是如何走出來的呢,兩個1字加起來幹嗎會變成2字呢?

 

  跟着1+2=3也是莫名其妙的,12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字,23也沒有絲毫關係,於是小孩子不能從邏輯上去推斷,而需要靠記憶,在學習上而言,不了解一個概念,單憑靠強記並不是好的學習方法。

 

  若果我們再用英文試寫一加二等於三結果會變成甚麼樣子呢?英文是one plus two equals three。中文的一加二等於三完全是合邏輯的,但英文的one plus two equals three表面上看卻無邏輯可言,因為onetwothree是三個截然不同的字。

 

  根據同樣道理,三減二等於一是完全合邏輯的,但three minus two equals one,卻不可以從文字的推斷中得出這個理所當然的結果。

 

  於是,你問中國小孩媽媽給你一個紅包,爸爸給你一個紅包,爺爺也給你一個紅包,你一共有多少個紅包呢?孩子可以幾乎不加思索就答:一共有三個紅包。那如果妹妹拿走兩個呢?你還剩多少個?他也會很快就回答:還有一個。

 

  同樣的算術,要用one two three來計算就不會那麼容易,因為孩子要在腦中記得two等於one plus onethree就是two plus one。中國文字中頭三個數目字是一看便知其意的,英文的頭三個數目字是三個完全不同的字,三個字之間沒有關連,而字和實物之間也沒有關係,怎麼two是兩件,three又是三件呢?

 

  這種混亂的情況待上到十算又再來一次。中文十以後是十一、十二、十三,英文是eleventwelvethirteen。中文十加一是十一,十加二是十二,十加三是十三。但請問英文的eleventewlvethirteenonetwothree有甚麼關係呢?答案是,從文字上看像完全沒有關係,這根本上是六個絕不相同的字。可是,以中文寫出來只是四個字,而且字與字之間的關係相當清楚,幾乎可以說是一目了然。於是難怪有以下這個笑話:

 

  話說有一天,在銅鑼灣購物的美國遊客夫婦在中午十二點時分正走近大丸百貨公司,忽然聽見砲聲隆隆,遂以為發生恐怖分子襲擊,連忙走入附近舖頭暫避並找着售貨員問:Do you know what is happening?(你知不知道發生了甚麼事情?)售貨員的英文是「有限公司」,但她從遊客驚慌失措的樣子已猜到是甚麼回事,於是她回答說:Ten two o’clock Jardine bum bum(十二點鐘怡和打砲。)這個ten two o’clock就是中文的十二點鐘!如果英文是合邏輯的話最少應該說oneteentwoteenthreeteenfourteenfiveteen。可是它偏偏就不如此,於是英國人的數學不佳,原來也可以歸咎造字的前人邏輯不清。

 

  英文要數到二十然後才邏輯重現,因為它的二十是twenty,二十以後是twenty onetwenty twotwenty three,和中文的二十一、二十二、二十三的邏輯起碼一樣。不過,二十以後中英文相同的文字邏輯到千位以後又再不同了,因為中國人用萬,英國人沒有萬這個單位,他們用的是十千、一百千。中國人萬以後有十萬、百萬和千萬,但千萬以後就要用億,例如100,000,000就是一億,可是英國人叫這個做one hundred million,並非one billion,此億不同彼億。正因為英國的one billion是十億,所以英國很少人能當得上億萬富翁,香港嗎則大有人在!

 

  英文更加費解的事情還在後頭。早說過,中文一是一,二是二,清清楚楚,於是在論證時你可以說第一、第二、第三,英文又把這些本來簡單不過的字再複雜化。Onetwothree已經比一、二、三難學難明,英文的第一、第二、第三竟然再加以複雜化,這三個英文字是firstsecondthird。請問這和onetwothree有甚麼關連呢?至少表面上完全沒有,於是單這個數字上和文字上的頭一關已難倒很多英國人和美國人。

 

  上帝造人也算公平,做中國人原來也有中國人的優勢!

 

 

 

 

 

 
 
 
 
 
 
 
 
 
 
 
 
 
 
阅读(20079) | 评论(72)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

chinaunix网友2009-10-17 02:31:37

英文數字沒邏輯可能是操英語的西人學數學的障礙。 對詹德隆的説法,我有幾點補充: (1)我認識不少七十年代前出生的英國人,他們的心算和我們無異,一樣快而凖,甚至比我快!那麽為何年輕一輩有那麽多數學盲?首先,教育政策改變,減背誦、減死記、減操練、減理論講授,講求凡事要學生「理解」,鼓勵學生要有「創意」。結果,一整代人不懂基本算術(不用背乘數表,就算背了也無需用,一早就可以用計數機),英文文法、串字又一塌糊塗。七十年代出生的一輩,有些現在變成教師、父母,他們的學生、下一代的英文和數學程度,可想而知。問題至今仍未解決。 (2)在香港、亞洲,承認自己是數學(算術)盲恐怕會被人恥笑。在英國,"can't do maths" 是很平常的事,沒什麽大不了,猶如告訴人家「我有近視眼」一樣。家裏爸媽不懂數學,孩子也不懂,沒有誰覺得是問題。我有一個唸過英國高考數學的英國朋友,她對自己心算差勁不以爲然,還說「算術這東西可以留給計數機」。文化、社會風氣如此,懂算術與否,誰會在意呢? (3)市井之徒,如街市小販(尤其是蔬果菜販!)和飯堂裏負責收錢的嬸嬸,他們天天都要練習心算好幾百次,甚至上千次

chinaunix网友2009-10-17 02:31:37

英文數字沒邏輯可能是操英語的西人學數學的障礙。 對詹德隆的説法,我有幾點補充: (1)我認識不少七十年代前出生的英國人,他們的心算和我們無異,一樣快而凖,甚至比我快!那麽為何年輕一輩有那麽多數學盲?首先,教育政策改變,減背誦、減死記、減操練、減理論講授,講求凡事要學生「理解」,鼓勵學生要有「創意」。結果,一整代人不懂基本算術(不用背乘數表,就算背了也無需用,一早就可以用計數機),英文文法、串字又一塌糊塗。七十年代出生的一輩,有些現在變成教師、父母,他們的學生、下一代的英文和數學程度,可想而知。問題至今仍未解決。 (2)在香港、亞洲,承認自己是數學(算術)盲恐怕會被人恥笑。在英國,"can't do maths" 是很平常的事,沒什麽大不了,猶如告訴人家「我有近視眼」一樣。家裏爸媽不懂數學,孩子也不懂,沒有誰覺得是問題。我有一個唸過英國高考數學的英國朋友,她對自己心算差勁不以爲然,還說「算術這東西可以留給計數機」。文化、社會風氣如此,懂算術與否,誰會在意呢? (3)市井之徒,如街市小販(尤其是蔬果菜販!)和飯堂裏負責收錢的嬸嬸,他們天天都要練習心算好幾百次,甚至上千次

chinaunix网友2009-10-17 02:31:37

英文數字沒邏輯可能是操英語的西人學數學的障礙。 對詹德隆的説法,我有幾點補充: (1)我認識不少七十年代前出生的英國人,他們的心算和我們無異,一樣快而凖,甚至比我快!那麽為何年輕一輩有那麽多數學盲?首先,教育政策改變,減背誦、減死記、減操練、減理論講授,講求凡事要學生「理解」,鼓勵學生要有「創意」。結果,一整代人不懂基本算術(不用背乘數表,就算背了也無需用,一早就可以用計數機),英文文法、串字又一塌糊塗。七十年代出生的一輩,有些現在變成教師、父母,他們的學生、下一代的英文和數學程度,可想而知。問題至今仍未解決。 (2)在香港、亞洲,承認自己是數學(算術)盲恐怕會被人恥笑。在英國,"can't do maths" 是很平常的事,沒什麽大不了,猶如告訴人家「我有近視眼」一樣。家裏爸媽不懂數學,孩子也不懂,沒有誰覺得是問題。我有一個唸過英國高考數學的英國朋友,她對自己心算差勁不以爲然,還說「算術這東西可以留給計數機」。文化、社會風氣如此,懂算術與否,誰會在意呢? (3)市井之徒,如街市小販(尤其是蔬果菜販!)和飯堂裏負責收錢的嬸嬸,他們天天都要練習心算好幾百次,甚至上千次

chinaunix网友2009-10-17 02:31:37

英文數字沒邏輯可能是操英語的西人學數學的障礙。 對詹德隆的説法,我有幾點補充: (1)我認識不少七十年代前出生的英國人,他們的心算和我們無異,一樣快而凖,甚至比我快!那麽為何年輕一輩有那麽多數學盲?首先,教育政策改變,減背誦、減死記、減操練、減理論講授,講求凡事要學生「理解」,鼓勵學生要有「創意」。結果,一整代人不懂基本算術(不用背乘數表,就算背了也無需用,一早就可以用計數機),英文文法、串字又一塌糊塗。七十年代出生的一輩,有些現在變成教師、父母,他們的學生、下一代的英文和數學程度,可想而知。問題至今仍未解決。 (2)在香港、亞洲,承認自己是數學(算術)盲恐怕會被人恥笑。在英國,"can't do maths" 是很平常的事,沒什麽大不了,猶如告訴人家「我有近視眼」一樣。家裏爸媽不懂數學,孩子也不懂,沒有誰覺得是問題。我有一個唸過英國高考數學的英國朋友,她對自己心算差勁不以爲然,還說「算術這東西可以留給計數機」。文化、社會風氣如此,懂算術與否,誰會在意呢? (3)市井之徒,如街市小販(尤其是蔬果菜販!)和飯堂裏負責收錢的嬸嬸,他們天天都要練習心算好幾百次,甚至上千次

chinaunix网友2009-10-15 12:46:25

民國以前中文是十萬為億,十億為兆。以前「殿軍」的意思是包尾。 1974年前,英國的 one billion 是一百萬個一百萬 (http://en.wikipedia.org/wiki/Long_and_short_sca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