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48267921
  • 博文数量: 4599
  • 博客积分: 58701
  • 博客等级: 大将
  • 技术积分: 48985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6-02-22 16:58
个人简介

粵語歌文化歷史研究者,喜歡鑽研文字與音樂的創作,也喜愛數學與棋藝等等。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4599)

文章存档

2023年(5)

2022年(7)

2021年(10)

2020年(6)

2019年(9)

2018年(44)

2017年(82)

2016年(83)

2015年(118)

2014年(142)

2013年(205)

2012年(273)

2011年(307)

2010年(381)

2009年(429)

2008年(451)

2007年(774)

2006年(1271)

分类: IT职场

2018-02-03 15:58:36


 

  常覺得,有些粵樂作品,是曲賴詞傳,即是說因為有人拿來填上曲詞讓伶人唱,而且唱得流傳開去,於是大家就留意到有這樣的一首粵樂。當然,曲賴詞傳也分熱門冷門,像《百鳥和鳴》,因為既有芳艷芬、李海泉的《唔嫁》,又有任白的《唐伯虎戲秋香》,都曾調寄這個小曲來唱,使這小曲分外熱門。有個別的粵樂作品,雖有粵曲用過來做「小曲」,但還是讓人們感到陌生,覺得頗是冷門。

 

  今期本文所談的《蟾宮折桂》,乃是這類冷門小曲。由嚴淑芳演唱的一首粵曲《梨娘閨怨》,一開始便用到這它。在鄭偉滔編著的《粵樂遺風──老唱片資料彙編》中,可見到在上世紀前半葉,《蟾宮折桂》僅有一項錄成唱片的紀錄,那是新月唱片公司1935年第十四期的七十八轉唱片產品。那麼五十年代之後,《蟾宮折桂》有沒有較新的錄音呢?那肯定有,但卻很不易找,筆者是幸運地在網上找到一個由余其偉領奏的版本。卻也是僅此一個!

 

  《蟾宮折桂》應是由陳德鉅作曲的。其實,鄭偉滔編著的《粵樂遺風──老唱片資料彙編》對此曲的作曲人並無交代。但從廖漢和的一篇鴻文「傳統戲曲與廣東音樂的關係」的附錄資料中可見到,《蟾宮折桂》的作曲者是陳德鉅。

 

  這首小曲,以「蟾宮折桂」為題,曲意應十分「得意」或「喜悅」。但實際上從譜面上或是從具體演奏上去感受,曲調卻是十分平和而抒情,實在難以想像曲中有何「得意」或「喜悅」。大抵,「蟾宮折桂」只是較隨意的命名,我們不一定需要依着這個標題去細賞曲中情意。本文所附的旋律分析圖,嘗試把這首樂曲斷分成十五個句子,再加一個只有寥寥兩個音的結束句。上文提到嚴淑芳演唱的《梨娘閨怨》曾用到這首小曲,具體來說,這首粵曲是採用了該小曲的頭六行,約是全曲長度的八分之三。

 

具早期粵樂特徵

  端詳這首曲子,發覺它也具有早期粵樂作品的一大特徵,就是樂曲中最長的音也只有拍半(這是除去最後的結束音不計,那結束音是兩拍並且作自由延長),從而也會見到若干短音變異之處,如第四行開始的幾個音、第七行的頭兩拍、第十行的第三至第六拍、第十一行的前五拍等。這樣數起來,這個曲子短音變異之處看來頗多,故此繁簡的對比其實是頗強的,但全曲的行進卻總是平和,這些對比都好像給緩和了。

 

  感覺上,《蟾宮折桂》一開始便似乎吸收了一點粵曲常見的音調,而這旋律分析圖中的第一行,也即已感到離調的傾向,雖然那兩個「乙」音都是很短,亦能產生離調之效。同樣是第一行,便已見使用「回文」與「連珠」之法,事實上,往後,曲中使用「連珠」之法非常頻繁,乃這首樂曲一大特色。也可以說,粵樂創作,常常就是要展現「連珠」之巧用。

 

  不過,有好些地方,再現的音群是頗大的,與其說是「連珠」,不如直接說是音群再現,比如第三、第四行,都可作如是觀。再說,在旋律上,《蟾宮折桂》有某些片段會跟別的粵樂名曲頗相近。比如第三行會聯想到《楊翠喜》,第四行開始的音會想起《娛樂昇平》,第八行開始的幾個音,會想到《賽龍奪錦》,諸如此類。對此現象,筆者有時會想,音樂作品偶爾有一句半句似,實在難免,而粵樂勝在多採用散點透視式的結構,步移景換,音樂線條發展的變化無窮,縱是似別的曲子一句半句,旋即便可以有很不同的樂思出現,實在是無所謂。

 

斷句易分段卻難

  《蟾宮折桂》在斷句方面看來尚算易,反倒是分段落是更難些。本來,一般而言依樂句的煞聲(結束音)便能有頭緒,但在本曲而言,觀察了各個煞聲,也難有甚麼頭緒,但覺有些地方應是可分段處,卻又難以斷定。不過,單從煞聲,雖難分段,卻可察覺是曲的調性頗具變化。全曲的主要調式,應是以「徵」音為中心,比如,結束句就是結束在「徵」音上。可是其中也有不少樂句是結束在「宮」、「商」、「角」等音上,甚而還有一個短句是結束在「羽」音上的。雖然未必表示用某音結束就意味該樂句轉到相關的調式去,但至少像第五行、第十五行,結束在「宮」音上,就真有點「宮調式」的感覺,與「徵調式」相對照是有所對比和變化。

 

  是曲還有調門和樂律上的變化,比方說,除了上文說過第一行已有離調傾向,第四和第八行亦是這樣,都有「變宮為角成鬰調」的意味。第十行看來是有轉換音律的傾向,從五度相生律轉變為中立音的音律,亦即轉為乙反調,變為「苦喉」。這些,可說都豐富了樂曲在調性上的色彩變化。

 

  前文是兩番說過這首曲子「平和」,由是便思量起,這曲子到底有否高潮?看音域,《蟾宮折桂》是從「合」音到高音「工」,而高音「工」在第六、第十四及第十五行都出現過。可是這些最高音之出現,卻是不大予聽者亢奮之感,最多只是感到深情一點而已。故此,敢說此曲是不設高潮的。

 

 

 

按:本文原發表於2018年一月號《戲曲之旅》(第189期)「小曲微觀」專欄

 

 




阅读(1115)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