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語歌文化歷史研究者,喜歡鑽研文字與音樂的創作,也喜愛數學與棋藝等等。
分类: IT职场
2016-10-21 14:33:47
不是親身經歷,實在難以想像四十年代初的西片《魂斷藍橋》對香港大眾文化的影響到底有多深?但知道,影片上映後不久,馬師曾的太平劇團便搬演過《魂斷藍橋》,移植成粵劇。然後又有徐柳仙的歌伶粵曲《魂斷藍橋》,撰曲的胡文森還特地把原西片中的插曲《友誼萬歲(Auld Lang Syne)》填上詞嵌入粵曲中。印象中,叫《魂斷藍橋》的粵曲不止徐柳仙這首,但筆者並沒有特別留意這方面,沒法多說。
1953年,還出現了一首粵語流行曲《魂斷藍橋》,林璐主唱。這是美聲唱片公司第三期七十八轉唱片出品,屬「粵語電影插曲」類,推出日期是1953年10月22日。
這首《魂斷藍橋》粵語流行曲,亦是調寄《Auld Lang Syne》的。可以肯定地說,這是最早調寄《Auld Lang Syne》的粵語流行曲版本!從好友處借來的老歌書,見到這《Auld Lang Syne》最早粵語流行曲版的歌詞:
魂斷怕聽淒楚,杜鵑哀叫,愁恨更添,
風雨翻飛滿天,遠映疏雨,斷續如箭,
飛絮落葉惹起,紅顏感嘆,命薄怨天,
閨裏寂靜無聊,隻影孤冷,日夕懷緬。
懷記已往觸起,我心傷透,情夢化煙,
君你相分那天,與妹相約,舊誓無變,
君你別後數載,全無音訊,夢寐掛牽,
今宵漫步藍橋,痛心泣涕,又自腸斷。
歌書照例無填詞人名字,看歌詞,似乎是跟原來的西片情節有關連的,其實五三年的時候,西片《魂斷藍橋》已是面世十來年,是那時的港人甚長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