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語歌文化歷史研究者,喜歡鑽研文字與音樂的創作,也喜愛數學與棋藝等等。
分类: IT职场
2016-08-22 13:38:01
梁寶耳前輩在八十年代的《信報》「新樂經」專欄,曾用了二十篇的篇幅來賞析英國國歌,並提到很多「旋律文法」,現在試把這些「旋律文法」整理出來,跟愛好音樂的網友共分享。
☆
☆
☆沿音階之鄰音逐級上行或下行,可以組織成美好樂句。
☆旋律起結於何音,決定該樂句之性格。起結音之間出現之各音,決定該樂句之境界。
☆構成主題之樂音,須形成「樂音力場Tonal Dynamic Field」,只有「成局」之樂音組合能產生「力場」。「樂音力場」是令旋律生長發展成有機體樂句之原動力,既推動曲調前進,亦營造旋律曲線的動向趨勢,再進一步的則變成下一個對答句之伏線,等於中式對聯之上聯,無論是選字及平仄聲,是下聯之伏線。
☆起始皆主音之樂句,旋律文法稱為The Closure of a Cycle。曲調出現「關閉」環節,是旋律發展的一種阻力,所以要維持旋律向前之動態,不宜有太多的「週期關閉」。但英國國歌第四小節的「關閉」,得出一短暫靜態,不必再寫四小節去平衡,只需多寫兩小節便可達到「告一小段落」的效果,為第二個樂句之亮相清場。
☆先現之樂音必然影響到後現之樂音動態,後現之樂音組合必須呼應先現之樂音局性力場。
如英國國歌,第二小節三個音7. 1 2是逐級向上,第四小節三個音3 2 1是逐級向下,可用水中影之比喻去形容第四小節跟第二小節之呼應。最精彩是第五小節的三個音2 1 7.也居然能與第二小節作水中影之呼應……
☆旋律上之「主角」樂音(整理者註:不一定等於歌曲的主音),必須維持性格及新鮮感。兩項策略是更改主角音在旋律中所處之輕重拍位置,或將主角音留待最關鍵及戲劇化的位置亮相。附加規則:莫在不重要處讓主角音先現,降低或抹殺主角音之新鮮感及重要地位!
例:如英國國歌中so音之亮相,象徵走出天台望到廣闊之屋外原野。
☆在和弦樂音力場內,各別樂音上升與下落之幅度,不受先現之樂音方場影響,因為和弦本身之樂音力場,有足夠力量將樂音推向巾幅度或大或小之音域。
☆西洋音樂作品內之「樂音力場」,由旋律內組織成局之樂音,加上構成和弦此兩方面提供,體系極之嚴謹而合乎美學法則,故此「生物性」之旋律成為可能,不似東方民族之曲調要採取「植物性」之伸延模式,如果西洋音樂較多「百聽不厭」之不朽旋律,東方民族絕少「有機體式」易學易記之曲調,關鍵在於兩類樂藝之組織體系大有差別。
☆英國國歌可視為兩小段,一段長六小節,一段長八小節。其結構相當於「一個等邊三角形搭配一個正方形」,其模式比兩個四方形先後出現,是較有對照美感,亦可營造出動勢。人類生理喜愛偶數對稱,但除以偶數對稱形成均勻美,也需有單數之動態美。
☆注意樂音力場的陰陽對稱與呼應。如英國國歌第七第八小節(so so so so fa mi)和第九第十小節(fa fa fa fa mi re),前者由陽剛之主和弦派生,後者由陰柔之屬七和弦誕生。
☆檢視樂句間是否互相呼應形成格局,可有如下四步方法:
第一步:每一短句之開始音所結構出之模式;
第二步:每一短句之結束音所結構出之模式;
第三步:每一短句之結束音與每一短句之開始音形成種關係;
第四步:每個短句本身的起結音的組合。
以英國國歌為例(參見附圖),
每兩小節組成之「起始音」是d t. m m r d,s s f m l d。
先現句結束音與鄰句起音之關係是r m/d r,m f/r m/s l。
於此可發現其句法組織甚有規律。
☆高潮宜由「蓄勢」所形成之聲音力場所推起。
如英國國歌經過六小節的「蓄勢」終於能到「理想高境界」之la音。
☆曲調氣質是陰是陽,可通過陰性音及陽性音所佔之比例來分析。
如英國國歌,陽性音do、mi、so佔廿五拍半,
陰性音re、fa、la、ti佔十六拍半。
可知英國國歌是陽剛氣質較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