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49850095
  • 博文数量: 4599
  • 博客积分: 58701
  • 博客等级: 大将
  • 技术积分: 48987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6-02-22 16:58
个人简介

粵語歌文化歷史研究者,喜歡鑽研文字與音樂的創作,也喜愛數學與棋藝等等。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4599)

文章存档

2023年(5)

2022年(7)

2021年(10)

2020年(6)

2019年(9)

2018年(44)

2017年(82)

2016年(83)

2015年(118)

2014年(142)

2013年(205)

2012年(273)

2011年(307)

2010年(381)

2009年(429)

2008年(451)

2007年(774)

2006年(1271)

分类: IT职场

2016-08-01 14:39:21

 

 

  以乙反音階寫成的粵曲小曲《子規啼》,一般說法是特為張惠芳的粵曲《一代名花》創作出來的,寫詞製譜者是譚伯葉。黃滔編繕,一九五八年油印出版的《新增調譜精華》,亦收有《子規啼》的曲詞曲譜,其中所記的曲詞,正是張惠芳在粵曲《一代名花》中所唱的《子規啼》唱詞。

 

  張惠芳的粵曲《一代名花》,曾由和聲歌林唱片公司灌成唱片,屬該公司第廿七期推出的七十八轉唱片。這期唱片的廣告初見於一九四零年九月十二日,由此可知,《子規啼》這首粵曲小曲,面世已有七十多年。

 

  曾採用《子規啼》填詞的著名粵曲,莫如紅線女主唱的《昭君出塞》,它是由馬師曾撰曲的。仔細對照一下張惠芳原版的《子規啼》和紅線女版本的《子規啼》,後者在曲調上有不少改動。其實這是正常現象,撰曲家拿小曲填詞,常可根據需要把小曲旋律改動。

 

老馬撰詞 大膽改動旋律

  馬師曾對《子規啼》的大改動至少有兩處,第一處是連板面都填上詞,並且在最開始處加了「上尺」二音,以便能填上「我今」二字。這種增音式的改動,實屬破格,也是創造。第二處大改動在第四小節,原曲之中,「五生五六反六尺反」八個音是一拍唱完,馬師曾把它放慢,變成兩拍才唱完,情緒自然是由緊變鬆。其他的改動,包括降低八度唱,減音等,俱使音調更見抒情。

 

  張惠芳《一代名花》中的《子規啼》唱詞,字少腔多,整段唱詞以實字計僅有十九個。紅線女《昭君出塞》中的《子規啼》唱詞,幾乎全是一字一音,實字共六十三個。這樣對照,頗見有趣。於此可見粵曲小曲填詞,雖是同一小曲,填出來的字數卻可以很參差。

 

  以下是這兩段曲詞:

    淚盈盈,

    怕聽杜鵑聲!

    自嘆單形隻影,

    唉!芳草葬愁英。

      ──《一代名花》

 

    我今獨抱琵琶望,

    盡把哀音訴,嘆息別故鄉。

    盡把哀音訴,嘆息別故鄉。

    唉!悲歌一曲寄聲入漢邦。

    話短卻情長,家國最難忘,悲復愴,

    此身入朔方,唉!悲聲低訴漢女別漢邦。

      ──《昭君出塞》

 

  要是問,原版的《子規啼》曲詞,是先有詞還是先有曲的呢?筆者認為是先有詞的,這固然是當年的一般習慣,而從相鄰文字字音出現大跳的頻率達三分一,頗接近八分之三,由此亦可相信先有詞的機會頗大。此外,譜曲者把「自嘆單形隻影」這個六字句斷開,把「隻影」二字放到另一樂句的開始處,這種「破句」,一般填詞人是不會考慮的,倒是據詞譜曲時,卻較多見些。

 

  這裏也順便一提,一段依小曲曲譜填詞的粵曲文字,其相鄰文字字音出現大跳的頻率會大大小於八分之三,而且很多時一半也不及,這是筆者所發現的「八分三定律」,證諸《昭君出塞》的《子規啼》小曲曲詞,它肯定是填詞為主,察看其「大跳」的出現頻率只有0.176…..真是八分三的一半都沒有。

 

字少腔多 得以工整結構

  對比過唱詞,且回過頭來看看譚伯葉原作的《子規啼》曲調。它無疑是頗短,只有八小節,但結構是很見工整。先詞後曲而能使曲調這樣工整,實在難得,當然,這也相信是由於譜寫時選擇字少腔多,這樣較能讓製曲者調整旋律的線條,何況曲子又不長。

 

  本文附有筆者所製的「《子規啼》旋律分析圖」,從中可見這小曲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既有板面,復有起承轉合之句。

 

  板面只有七個音:「乙上──仮合伬仮合」,這七個音在正文中都成了重要的音樂素材,沒有一個屬投閒置散的。「仮合伬仮合」這個「音群甲」尤為重要,除了「轉」句,其他「起」、「承」、「合」三句,都把它重現了,成為歌曲淒苦情感的基調。再說,「仮合伬仮合」這五個音自身已包含了「連珠」手法,換個說法是五個音之中「仮合」就共出現了兩次。而「乙上」、「仮合」俱是中二度音程,有怨而難解之意緒,故此板面中七個音內兩次三番重複強調這中二度,自是益顯淒苦。

 

  起句是承襲板面的七個音而來,只是在「乙上」二音之間加花。反而在這之後的過門旋律,變奏幅度更大。

 

  承句則據起句再予新的變化,主要是把「音群甲」移高八度,又迅速把曲調攀升至最高的「生」音,句末更有一拍唱八音及切分音,情感非常激盪,可謂是這小小歌調的最高潮處。美妙的是這個承句內還隱含一組頗長的回文音群:「反六五生五生五六反」!

 

短短四句 回文音群有二

  轉句果有轉之意味,「音群甲」完全不見蹤影,結束音也改為「上」音(起承兩句的結束音是「合」或其高八度的「六」),這些都是很大的轉變,轉出新境。美妙的是這個「轉句」亦隱含一組長九個音的回文音群:「尺六反尺上尺反六尺」。如此短短四句唱腔已有兩個長的回文音群,使淒苦的音調之中平添幾分綺麗。

 

  合句乃從承句的音群乙移植而來,並且在後半部份放緩節拍、降低八度,強調一份低徊的嗟惋嘆息。在結構上看,這樣跟承句便有很強的呼應感。

 

 

按:本文原刊於2016年七月(第一七一期)《戲曲之旅》「小曲微觀」專欄






 

阅读(1635) | 评论(6)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

黃志華2016-09-08 08:15:33

wmjordan:老師的博客營養成分甚高。不知道為何,老師的博文在搜索引擎似乎無法順利檢索得到。
有時,學生想起記憶中某博文的片段,欲檢索之,亦無從可得。
學生今晚看了一下博客網頁的代碼和鏈接結構,應該不難處理。
而老師2006年的博客目前亦仍可訪問,等有時間寫個程序,就可將其一一下載下來了。

謝謝!

回复 | 举报

wmjordan2016-09-07 20:33:49

黃志華:左兄有心,雖十劃無一撇,亦感激不已!

老師的博客營養成分甚高。不知道為何,老師的博文在搜索引擎似乎無法順利檢索得到。
有時,學生想起記憶中某博文的片段,欲檢索之,亦無從可得。
學生今晚看了一下博客網頁的代碼和鏈接結構,應該不難處理。
而老師2006年的博客目前亦仍可訪問,等有時間寫個程序,就可將其一一下載下來了。

回复 | 举报

黃志華2016-09-04 20:34:42

wmjordan:真是有一段時間沒過來了。老師近來也好吧。

等學生有時間,想辦法搞個程序把老師的博客全部下載下來,做一部電子書。

左兄有心,雖十劃無一撇,亦感激不已!

回复 | 举报

wmjordan2016-09-04 18:49:24

黃志華:感謝左兄欣賞!又不見好一陣子了!

真是有一段時間沒過來了。老師近來也好吧。

等學生有時間,想辦法搞個程序把老師的博客全部下載下來,做一部電子書。

回复 | 举报

黃志華2016-09-03 07:24:06

wmjordan:從改譜手法、字腔規律、曲式結構、新舊詞曲對比,幾個方面分析,老師呢篇文章真系好有料,有深度!

感謝左兄欣賞!又不見好一陣子了!

回复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