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48838095
  • 博文数量: 4599
  • 博客积分: 58701
  • 博客等级: 大将
  • 技术积分: 48987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6-02-22 16:58
个人简介

粵語歌文化歷史研究者,喜歡鑽研文字與音樂的創作,也喜愛數學與棋藝等等。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4599)

文章存档

2023年(5)

2022年(7)

2021年(10)

2020年(6)

2019年(9)

2018年(44)

2017年(82)

2016年(83)

2015年(118)

2014年(142)

2013年(205)

2012年(273)

2011年(307)

2010年(381)

2009年(429)

2008年(451)

2007年(774)

2006年(1271)

分类: IT职场

2015-08-11 10:36:17

 

  一兩星期前,麥浚龍與謝安琪合唱的《羅生門》在網上發表後,迅即成為網友談論熱點,幾乎所有社交網站都被它洗版。

 

  來勢如此洶湧,使筆者產生逆反心理!反正快不過網上文字,不如就讓它塵埃稍落定再說,更執意聽都不聽《羅生門》!到近日要準備下筆寫了,才找來聽。

 

  聽是開始聽,卻執意用自己落後的聆聽方式:不看MV,不看歌詞,看看能否聽得到整首歌詞的內容,聽了兩三次即發覺是沒有可能的。然後又不專心的齋聽了很多次,聽來聽去,都只能是在聽的時候有些旋律片段感到熟悉,不聽的時候,卻只有零碎的一兩個旋律片段能在腦中喚起,想再多喚起一點旋律卻沒能做到。

 

  這就是現代的流行曲,一定要看着MV來欣賞,也一定要邊聽邊看歌詞,那才能聽得到歌曲在唱甚麼內容。

 

  其實麥浚龍與謝安琪合唱的《羅生門》是相當於一套短篇電視連續劇的第三集罷,而它的第一集卻是早在十年八年前已播出了的。於是大家都熱烈談論「劇情」發展之峰迴路轉,也爭相表現對早早已「播」過的第一集之熟悉。

 

  聽流行曲變成如看連續劇般,這是最新潮流走勢。好不好筆者不斷言。但早前林夕尚在他的講座上說歌詞不是用來閱讀的是用來聽的,但事實上現在的歌詞是用來看的而且已不大用來「聽」的。

 

  《羅生門》的歌詞近六百字,但歌詞重出的片段不多,有文化界的前輩見此,擔心日後公開演唱,唱者如何牢記歌詞?看就容易,記就難啊!但相信要記就能粗暴地記得住,何況科技進步,有需要的話不愁「貓紙」沒處安頓!可以說,作為聆賞者,亦要有濃濃厚厚的興致,把《羅生門》聽無限次,再刻意記之,才能倒背如流那歌詞,但而今科技進步,再不怕唱壞唱針唱頭。

 

  《羅生門》的旋律與編曲,網上亦有少數人談論,且不乏負評,是以筆者也不打算在這方面多談,卻是由此想到,日後會不會有某首流行曲,引起大家熱談的,竟不是歌詞部份,而是旋律部份,又或是編曲部份?甚至是十天八天持續地把熱談焦點放在旋律/編曲上。有可能嗎?相信這種可能微乎其微。我們的中、小學教育,無疑一定教會大家識字,但音樂(理論)基本上是跟沒有教差不多的,想學,一般都要到校外學,而現實中,想學的人從來是少數。既然有條件去熱談旋律/編曲的人這樣缺乏,又怎可能「熱」得起來!

 

  說詞說旋律說編曲,便想起也不過是五六十年代的事情,那時的唱片,是歌曲的話會附送歌詞歌譜,即使是純音樂,比如是粵樂《平湖秋月》、《流水行雲》之類,都會附送樂譜的呢!記得七十年代初買過一張笛子獨奏唱片,仍是有曲譜送的!到後來,卻變成純音樂唱片例無譜附送,歌曲唱片則照例只附歌詞,很偶然很偶然,才會有一張流行曲唱片是歌詞歌譜都附送的。八十年代以後,消費者是完全遺忘了買唱片有譜附送原是應有的權利。

 

  現在都說科技發達,但為何絕大部份的MV都只附歌詞?應該要有附曲譜的官方MV嘛,最好也有附編曲總譜的官方MV(初時可能只是少數人需求,卻也不該忽略或剝奪),以方便音樂修養較好的樂迷鑑賞。或者,當附曲譜的以至附編曲總譜的官方MV日趨普及,某歌某曲的旋律/編曲忽獲熱談,機會應會大增。

 

 

按:本文於昨天發表在《信報》「影音地帶」版「詞說詞話」專欄,見報標題是「流行曲後續熱話」。

 

 

 

 

 

 

 

阅读(1512)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