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論證一下《帝女花.庵遇》中的那段《雪中燕》是先曲後詞,第一次動用到「八分之三定律」,當然這只是輔助性質。
所謂「八分之三定律」,是說一首粵語詞如果是先於曲調寫出來,即使有依平仄,其相鄰字音出現「陰陽相隔」的比值會很接近八分之三,即0.375。其中「陰陽相隔」是指「零三」(或「三零」)、「零四」(或「四零」)、「二三」(或「三二」)這三類相鄰字音。假如,某粵語詞是據一闋結構緊密的歌調填出來的,則其「陰陽相隔」出現的比例會遠遠低於八分之三。
昨天抽了點時間做了小小數據觀察。先看《大俠霍元甲》,相鄰字位總數是106,「陰陽相隔」只有18處。比值是0.1698……,八分之三的一半都沒有。然後又察看杜甫的幾首七律詩,它們的相鄰字位總數都是48,
《蜀相》的「陰陽相隔」有18處,比值恰是0.375,
《江村》的「陰陽相隔」16處,比值是0.333…,
《客至》的「陰陽相隔」有23處,比值是0.479…,
三首詩加起來,「陰陽相隔」有57處,以總數144來除,比值是0.395…
概率倚賴大數。比如說我們知道擲毫出公仔或出字的概率都是二分之一。那麼擲一千次所見到的比值肯定比擲一百次的更近於二分之一。但以「八分之三定律」來判斷詞曲先後,數量看來也不一定要很大。當然,以概率作判斷,無論如何都只能作一種參考式的旁證。
再說,這「八分之三定律」其實假設了寫詞者完全沒有刻意迴避「陰陽相隔」的意識。日後,當有詞人在先寫詞時能有意識迴避「陰陽相隔」,則這個「八分之三定律」就較難應用,因為用了也難以靈驗。但相信2015年以前的詞作,採用「八分之三定律」來檢測,還是能基本準確的。
阅读(1222) | 评论(0) | 转发(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