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黑白棋,筆者總想避開「行動力」這個詞語。因為覺得用中文,這概念可以說得更簡明及清晰。教小朋友下棋,會以「活動空間」的概念來取代「行動力」,跟成人談棋,有時更會直接借用圍棋的術語:「氣」。「氣多殺氣少」、「爭一口氣」不是比「行動力多勝行動力少」、「多搶一格行動力」更簡明嗎?
黑白棋是舶來文化,也很「年輕」,如何用本國文化消融它,目前還是各自精彩,當中也要看地緣、文化等勢力的影響。
最初中國那邊都是直譯「安靜步」又或「靜止步」,後來才改稱「凝聚手」,但有時把這種棋步形容為「不下之下」(意謂「行咗等於冇行」),這種很老莊的用語,是更精準的道出這種棋步的要義與內涵。
再如中國那邊仍然在使用「平衡邊」、「不平衡邊」這對譯自歐洲的術語,筆者則覺得,借用日本人的術語「山形」、「翼形」是簡單形象得多。
又如「確定子」(也有稱作「穩定子」),也是譯自英語的。筆者其實更喜歡用「鐵子」,中文喜用「鐵」,如「鐵一般的事實」、「鐵打的江山」、「鐵價不二」、「鐵面無私」、「男兒到死心如鐵」……更有「鐵杆粉絲」、「鐵定」等,中國象棋讓雙馬對局,有「無將不吃中宮卒」之例,這不可隨便吃的中卒,便稱為「鐵卒」。
術語之使用,一方人有一方人的淵源及習慣,也許能擇善而從,也可能劣幣驅逐良幣。
阅读(1693) | 评论(0) | 转发(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