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語歌文化歷史研究者,喜歡鑽研文字與音樂的創作,也喜愛數學與棋藝等等。
分类: IT职场
2015-04-07 20:06:21
粵調名曲《荷花香》,向來都覺得詞的末尾部份,「榴花結子便枯黃」的「便」是倒字,無論如何都只能唱成「變枯黃」。
五月號《戲曲之旅》「小曲微觀」專欄,計劃談《荷花香》,於是近日聽得更仔細,這才察覺倒字遠不止那個「便」字。比如「滿銀塘」的「塘」字,歌者無論如何努力,這個陽平聲的「塘」字都有唱成陽上聲的傾向。另一處「情到深時怕斷腸」的陽平聲的「腸」字,同樣也有唱成陽上聲的傾向(後來有些唱者唱「斷」字時少拖了個低音la,才見好些)。而從反線轉士工線的第二句歌詞中, 「仍可恣意嘗」只能唱成「『認』可恣『宜』嘗」。其實「嘗」字亦倒倒地,不過勉強可接受,就如鄭少秋汪明荃那首《紫釵恨》之中的「紫玉釵,寄情懷」,那「懷」字亦是如此的倒倒地,但向來不見異議。
大抵《荷花香》太老太熟,聆賞時全無「戒心」,渾然不覺倒得比較嚴重的字音達五個之多。
筆者常覺得,據詞譜曲的大師有時為了保住旋律線,是寧願歌詞多一兩個倒字。邵鐵鴻的《紅豆曲》是這樣,王粵生這《荷花香》也應該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