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49996969
  • 博文数量: 4598
  • 博客积分: 58701
  • 博客等级: 大将
  • 技术积分: 48997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6-02-22 16:58
个人简介

粵語歌文化歷史研究者,喜歡鑽研文字與音樂的創作,也喜愛數學與棋藝等等。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4598)

文章存档

2023年(5)

2022年(7)

2021年(10)

2020年(6)

2019年(9)

2018年(44)

2017年(82)

2016年(83)

2015年(118)

2014年(142)

2013年(205)

2012年(273)

2011年(307)

2010年(381)

2009年(429)

2008年(451)

2007年(774)

2006年(1271)

分类: IT职场

2014-03-09 10:54:34

 

 

  我們這一代的華人,腦中已有太多西方音樂觀念。也太習慣了有錄音科技下的生活。所以對很多中國傳統音樂的現象,會難於理解,甚至會產生很大的誤解。

 

  比如說也不過是半世紀多以前,香港的水上人尚會唱鹹水歌,新界某些地方還會有些村民會唱山歌。他們這些歌謠,都是依心而唱的,出口成歌,歌辭與旋律天天不同。即使歌辭相同,旋律也可以天天都唱得有一點點不同。

 

  那時的藝人唱粵曲、粵劇、南音、木魚,即使唱的是同一唱辭,唱出來的旋律也會是天天新款的。

 

  所以相信《老殘遊記》中那回「明湖居聽書」,如果老殘意猶未盡又有驚人的旋律記憶力,當第二天又去聽,會發覺王小玉唱的歌調,辭雖與昨天無異,旋律卻跟昨天有很多不同了。

 

  所以相信如果阿炳再為錄音工作人員多拉一次那首後來叫作《二泉映月》的《依心曲》,以便多錄一個錄音作備用,那麼拉出來的音調,又會跟第一次拉的有很多歧異之處。

 

  中國傳統的音樂與歌調,向來都是無固定版本的,恆常地在變動着的。黃霑寫《男兒當自強》,蒐集到的《將軍令》版本據云有幾十個。傳統琵琶曲《十面埋伏》,其實版本都有很多個的……我們又不妨看看傳統的工尺譜,為何那麼「不科學」,音符的時值竟可容許記得那樣粗疏?但這正是要讓樂手歌手易於去「執生」和「變動」,是一種音樂審美趣味的體現呀!而在歌調方面,於傳統的戲曲與說唱領域中,主流俱是「依字行腔」(在廣東地區的說法就是「問字取腔」)。即「曲詞」為主,然後「以文化樂」。由於習慣於「變動」,「化樂」的時候,旋律就可以是次次不同的。而這種傳統,看來是可以上溯至唐代的歌詩以及宋代的詞樂的。

 

  近日重看洛地著的《詞樂曲唱》和《詞體構成》。其中有兩點是很有啟發意義的。

 

  宋人筆記記謂:「凡有井水飲處,即能歌柳詞。」意思應是說,全國的人都在唱柳永的詞!但洛地說:「設若認為柳永的詞作詞調都有樂譜,『井水飲處,即能歌柳詞』就『歌』着全國一致的唱譜……那是不能想像的。那時既無完備的記譜手段,更無如此的傳遞手段,更無從西北到東南統一的語音;但是『凡是井水飲處,即歌柳詞』。這是怎麼回事呢?」

 

  其後洛地推測說:「只要得到柳永所作的(律)詞,便可據其文體體式『按節而歌』,其旋律則『以字聲行腔』唱(或『吟詠』)去便是;至於唱的具體樂音行腔及美聽與否,則是因人而異。唯其如此,唯識字知樂者(如上等歌妓)才能『善唱慢詞』。」

 

  這兩段俱摘自《詞樂曲唱》。在《詞體構成》中,洛地有另一類型的觀察。為省篇幅,稍列舉其中一例:柳永曾用《傾杯》這個詞調寫了九首詞作,但這九首詞作竟使用了五種不同的「宮調」,計有四種調高,三種調式。熟悉中國音樂的朋友都知道,調式不同了,旋律就根本不可能一樣。

 

  從這些跡象,可以推想宋詞所謂填詞是據文字聲調的格律來填,而不是據一些有固定旋律的曲調來填的。而近代詞學最大的誤區就是認為宋代的填詞「是據一些有固定旋律的曲調來填的」。洛地是最反對「是據一些有固定旋律的曲調來填的」這個說法的,卻是成為詞學界中少數的「異見者」。但筆者倒是支持他的。

 

  是以筆者也相信,正因為宋詞的演唱是用「以文化樂」的方法唱出的,所以,每個詞調的「情感彈性」是極大的,同一詞調,甲君可以寫極悲之情,乙君可以寫極壯之情,丙君寫帶一點點喜悅之情的也成。至於旋律,恆常地在變動着,同一首《蝴戀花》:「花褪殘紅青杏小……」,朝雲為蘇東坡唱,可能每天唱的旋律都有一點點不同。如此情況,誰會覺得必須把旋律以樂譜記下來?宋人的詞集只在詞作旁標上宮調,其作用是讓讀者參考,宜以何種宮調「以文化樂」會最適宜吧?也就是說,沒有標記樂譜的需要。至於姜白石的那十七首詞譜,是因為他先率意為長短句,再自行譜上曲調,恐別人不懂得如何「以文化樂」,故特別標註上樂譜。

 

  今天我們慣了在錄音科技下生活,成為錄音版本的奴隸,事事認為某版本最佳,不可超越。抱持這種觀念,怎能理解以前「變動不居」的音樂審美情趣?

 

 

 


阅读(1191) | 评论(1)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

林散木2014-03-14 08:54:12

這可能也是中國文化和歐陸文化的分別!文章裡的觀點對我有很大啟發。讀罷想起了《江河水》的首段,就是很自由的。二胡和小提琴其中一大分別,就是二胡沒「指板」,演奏者每次按弦的那些很細微差別,都能傳達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