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48235193
  • 博文数量: 4599
  • 博客积分: 58701
  • 博客等级: 大将
  • 技术积分: 48985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6-02-22 16:58
个人简介

粵語歌文化歷史研究者,喜歡鑽研文字與音樂的創作,也喜愛數學與棋藝等等。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4599)

文章存档

2023年(5)

2022年(7)

2021年(10)

2020年(6)

2019年(9)

2018年(44)

2017年(82)

2016年(83)

2015年(118)

2014年(142)

2013年(205)

2012年(273)

2011年(307)

2010年(381)

2009年(429)

2008年(451)

2007年(774)

2006年(1271)

分类: IT职场

2014-03-08 12:16:20

 

 

  看《中國音樂》雜誌,始知二胡大師宋飛的教學,有稱作「雙語」的理念。此「雙語」者,就是母語與非母語,前者指中國傳統文化及音樂語言,後者指中國母語之外的音樂語言。

 

  這理念,很易就聯想到高胡大師余其偉常常說的「雙肩挑」,他自己,也期許他的學生,都能一個肩膀擔起傳統,一個肩膀擔起現代。

 

  這兩種理念,看來是很相近的。而重疊之處就是必須要上承傳統吧!

 

  不過,就廣東地區的音樂而言,上承傳統看來是特別難。

 

  看看香港上一輩的粵樂人,他們精於玩多種樂器、精於唱粵曲、也懂得寫粵曲粵調小曲、懂得寫曲詞,以至不少粵樂人還是伶人之師。邵鐵鴻、梁以忠、何大傻、陳文達、王粵生等俱此中表表者,次之沒那樣多才多藝的,亦絕難望其項背,如胡文森、梁漁舫、盧家熾等等。

 

他們思想開放,或者也因為要「搵食」,人們看不起的粵語流行曲,一樣去創作。像王粵生的《檳城艷》、胡文森的《秋月》等,絕對是五十年代原創粵語流行曲中的經典。

 

  今天在學院中學「廣東音樂」的年輕朋友,誰又精於唱粵曲寫粵曲,並可作伶人之師?

 

  但時代不同了,而今也不是三十年代的音樂社極興盛的時代,自然亦不能如此要求。

 

  但至少要知道有如此難以企及的「傳統」。而且正是在這種「傳統」之下,才產生這許多粵味濃郁的音樂與歌調,即使陳文達寫的西化粵樂,粵味仍濃嘛!

 

 


 

 

 

阅读(1051) | 评论(0) | 转发(0) |
0

上一篇:站着拉二胡

下一篇:詞樂思索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