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49997670
  • 博文数量: 4598
  • 博客积分: 58701
  • 博客等级: 大将
  • 技术积分: 48997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6-02-22 16:58
个人简介

粵語歌文化歷史研究者,喜歡鑽研文字與音樂的創作,也喜愛數學與棋藝等等。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4598)

文章存档

2023年(5)

2022年(7)

2021年(10)

2020年(6)

2019年(9)

2018年(44)

2017年(82)

2016年(83)

2015年(118)

2014年(142)

2013年(205)

2012年(273)

2011年(307)

2010年(381)

2009年(429)

2008年(451)

2007年(774)

2006年(1271)

分类: IT职场

2014-01-01 09:54:44

 

 

  粵樂《漁歌晚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曲調,調寄它的曲詞,從四十年代的《窮風流》到七十年代末的《話畀家鄉知》,不斷的唱。甚至六十年代香港電台一首宣傳節約用水的歌曲,都是用它來填詞的。不過,關於此曲,其記譜的方式,在五十年代之前及之後,是很不同的,這一點知者卻並不多。筆者是近一年半載才察覺,在戰前的時候,《漁歌晚唱》一般都是用正線記譜的。到五十年代開始,人們卻改用反線來記譜,直至今天。

 

  正線記譜的例子,可舉邵鐵鴻據《漁歌晚唱》填詞的《奮志歌》為例,它是粵語電影《舞台春色》的插曲。電影於一九三八年聖誕節上映,其特刊所載的《奮志歌》曲詞,就是以正線記譜的。另一例子來自一九四零年八月二日《華僑日報》「今樂府」版所刊的《漁歌晚唱》曲譜,也是用正線記譜的。

 

  至於反線記譜的例子,可舉和聲唱片公司於一九五二年夏天推出的首批粵語時代曲唱片為例。該批唱片收有白英唱的,調寄同名粵樂的粵語歌《漁歌晚唱》,唱片內所附的曲詞紙乃是用反線記譜的。

 

  筆者猜想是為了適應及更好地與西樂融合,於是從初時的正線記譜換成反線記譜。正線記譜會出現很多乙音和反音,而且宜用傳統音律奏才美妙。轉成反線記譜後,「反」音只閃現了一次,而「彳乙」音雖多,當全曲都採用十二平均律的音準,這樣加入很多西樂來伴奏都沒有問題。事實上,白英唱的《漁歌晚唱》,編曲中正是用了很多西樂的。

 

  說到《漁歌晚唱》,現在一般都認為作曲者是呂文成。但也有人懷疑的。比如余其偉在他的專著《中國廣東音樂高胡名曲薈萃(余其偉編注演示版)》就曾提出另一說法,認為它可能是古曲,呂文成只是改編者。

 

  由於樂曲作者不確定,本文只好專注其曲調的賞析,何況,這短短的一曲是這樣精彩!為了較貼近作品的原意,本文用以賞析的樂譜是上面提過的,刊於一九四零年八月二日《華僑日報》「今樂府」版的版本。

 

  為了便於分析,把《漁歌晚唱》的全曲斷開成十二行,見附圖,當中,第一、二行跟最後的第十二行是一樣的,這是自身的「魚咬尾」,好些粵樂作品都會採用這種手法,比如本欄之前談過的《流水行雲》及《胡不歸》小曲。

 

  《漁歌晚唱》首兩行之中,第一行除了起首處的第一個音「乙」之外,全部音都在第二行重現,連次序都一樣,只有後半部份的節拍改變了。這種再現方式簡單之中富於變化,而且極易上口,是寫得很高明的。事實上,這兩行更是全曲的基石,它包含了三種節拍型,一種是四拍內一拍奏一音,一種是三拍內奏五個音,還有一種是切分音型,它們都在樂曲往後的發展中經常出現。此外,四小節長的篇幅中,前三小節以「工」為中心音,最後卻結束在「尺」音上,顯示樂曲乃是商調式的。

 

  第三行仍在承接首二行的樂思,但新的變化頗多。這一句首三個音「尺士乙」跟末三個音「乙士尺」,形成鏡像關係,不管是聽還是看,都很有美感。

 

  第四行曲調中,出現了全曲的最高音「彳乙」,可是這並不表示高潮出現。《漁歌晚唱》一曲的高潮的營造,是別饒特色的哩!在第七行,高潮便在醞釀。這一行跟前六行很不同的是,它轉為尾叮起音,而且在全曲的最低音處徘徊,這些安排,俱有欲揚先抑之意。這一行的後半部份,樂意回復爽朗,更首次出現一叮內有四個音的密集音群(附圖中標記為K)。

 

  第八、九行是高潮所在。不過第八行還只是過渡,開始的「尺士乙」可說是跟第三行有關,而接着的「乙尺工反工」,明顯是密集音群K的「倒裝」(或者說是「倒影」),但時值都較長,不算密集。到第九行,密集音群K加上「乙尺」,以重疊樂句的形態出現,形成很強的推動力,情緒也變得十分熱烈,接着推進一層:「六五彳乙六工」,於高音區內盤旋,高潮的感覺更明確。這兩行還有一大特點:圍繞中心音:「工」,因而也使這個高潮,添上一種如不盡長江滾滾來的氣勢。

 

  第十及第十一行是樂曲的尾聲了,但承接剛才高潮,以那個密集音群K領起,並且是連珠式的,很有餘波盪漾的效果。這兩行的結構甚精巧,尤其句末,一句是「六六五彳乙」,一句是低八度的「合合乙士」,只是把最後兩個音交換了次序,看來如此簡單,也就是低八度及換了最末兩個音的次序罷了,樂意的變化卻是鮮明突出的!前一句是熱情高歌,後一句是深情感嘆!

 

  說到《漁歌晚唱》,一開始的「乙」「六」大跳,亦奠定了全曲爽朗的基調。事實上,之後在第三行、第四行、第七行及第十一行,都有相類的六度大跳,而幅度較小的四度大跳也不少,曲意因而總是帶着活躍與矯健。

 

  細意欣賞過《漁歌晚唱》,轉看今天,但覺如此短小精悍、富於韻致的廣東音樂作品,儼如絕跡!茫然!悵然!

 

 

 

 

 

按:本文原刊於二零一三年十二月號第一五七期《戲曲品味》「曲小情深」專欄。

 

 

 

 








  
阅读(1360)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