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語歌文化歷史研究者,喜歡鑽研文字與音樂的創作,也喜愛數學與棋藝等等。
分类: IT职场
2013-12-05 09:49:36
偶爾,一份黃霑親撰的新聞稿在舊居中「破土而出」,始記起1983年10月27日,黃霑在尖沙嘴東的鴻福門酒樓召開記者招待會,宣佈將製作「唐詩宋詞粵曲」唱片。
又是1983年,如馬吉兄提醒的,早前拙文提到的《有誰知我此時情》、《滿江紅》、《清平調》三章等三首以詩詞譜成的粵語歌,也是該年面世的。
不過,黃霑這個粵語唐詩宋詞唱片計劃,設想太宏偉,到最後無疾而終,不了了之。
那天小弟也有到招待會現場,也是一生人第一次見到黃霑的真人。我的一些速記就記在新聞稿的背面。其中記下了一些點子:「製作費四十五萬」、「十二人作歌,自己一首不掂不寫」、「樂酬以顧Sir為準」、作曲人人選有「李超源、林樂培、趙文海、顧嘉煇……」、「國學大師選三十六,中學老師投票十二首」、「選詞以不常見、不太深為原則」、「抽簽作曲」……
看到這些速記,事情就好像發生在昨天。可是,黃霑早離世了,明年就是他逝世十周年紀念。他這個未圓的夢,要不是這新聞稿「出土」,我也完全忘了。
黃霑1983年沒法成真的夢,今天的香港樂壇中人可以讓它變成真的嗎?無語,尤其當見到馮翰銘的《樂章》!
謹把黃霑親手繕寫的新聞稿恭錄一次,讓大家多了解黃霑的舊夢,這舊夢,必須記!
黃霑出品、監製
龍劍笙、梅雪詩主唱
永恆榮譽發行
「唐詩宋詞粵語唱片」
一 黃霑心願
黃霑在學校的時候,唸的是中國文學,對唐詩宋詞有特別偏愛,而且因為在一九六三至六五年間,當過兩年國文教師,因此一向有個心願希望能夠盡自己棉力,推廣一下這些中國文化瑰寶。
二 多年構想
利用傳播媒介力量來向青年人介紹優美的唐詩宋詞作品這事,黃霑構想了多年。兩三年前,便曾在報章上的專欄公開這個構想。
這構想分三部:
其一 由國學大師聯同國文教師挑選出有價值而又易普及的唐詩及宋詞共十二首。
其二 請全港頂尖作曲家譜曲,各譜一首。
其三 請最能在讀書機會少的青年人群中,發揮影響力的好歌手用粵語唱出。
三 準備妥當
這構想經過多年深思熟慮,到今日已準備妥當。
黃霑預備將多年來寫曲作詞收入,撥出資金,務求製作出一張又叫好又叫座的唱片,即使花費鉅大,結算後要虧贃,亦在所不計。
四 籌備過程
香港的國學大師,已有多人支持其事。
龍劍笙與梅雪詩兩位,亦答應支持,並已與黃霑簽下合約。
香港的作曲頂尖人物,如顧嘉煇、林樂培等,已答應拔筆相助。
預算請全港一流樂師組成樂隊伴奏。
五 為甚麼要請龍劍笙和梅雪詩主唱?
因為龍、梅有群眾支持,而且兩位小姐的基本聽眾,比較傾向接受宋詞唐詩。而一般聽眾,也會因為概念新鮮而受吸引。
另一個原因,是兩位的唱法,較多中國傳統,洋味比較一般歌手少。
兩位的歌藝,有耳共聽,而且兩小姐對工作努力而認真,容易再上新藝術水平。
六 唱片特色
用優美的現代旋律,配合優美的中國文學瑰寶,既有傳統,亦有現代精神。
樂隊起用全港中西樂頂尖人材組成,並預算請現在外地定居的國樂好手回港參加伴奏工作。
十二位能夠用粵語譜曲的香港名家寫音樂,可說代表了香港現代中國人對傳統中國文化的演繹。
由香港國學權威大學中文系名教授指正讀音,並解釋詩詞含意,將最正確資料,用最顯淺文字表達,務求達到普及文化目的。這些文字,編印成冊,隨唱片附送。
七 破天荒酬金
黃霑為了表示對龍、梅兩小姐重視,證明藝術有價,同時亦為了正視歌手藝人應得酬勞,故特地以破天荒酬勞方式,酬謝龍、梅兩位。
這方式是先付鉅額演唱費,然後再在唱片收回製作成本之後,另設優厚分紅。方式之公平,開香港唱片界先河。
八 推出日期
此唱片,由永恆唱片公司榮獲發行權,暫定農曆年前推出。
但一切以品質為大前提,如歌曲未臻最理想水平,則延遲出版日期,務求竭盡人力物力,把這張唱片,做得盡善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