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49997343
  • 博文数量: 4598
  • 博客积分: 58701
  • 博客等级: 大将
  • 技术积分: 48997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6-02-22 16:58
个人简介

粵語歌文化歷史研究者,喜歡鑽研文字與音樂的創作,也喜愛數學與棋藝等等。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4598)

文章存档

2023年(5)

2022年(7)

2021年(10)

2020年(6)

2019年(9)

2018年(44)

2017年(82)

2016年(83)

2015年(118)

2014年(142)

2013年(205)

2012年(273)

2011年(307)

2010年(381)

2009年(429)

2008年(451)

2007年(774)

2006年(1271)

分类: IT职场

2013-11-01 10:41:24

 

  受歡迎的粵劇小曲,往往都有別名,而且別名往往比原名較為人知。《夜思郎》便是好例子。

 

  《夜思郎》,原名《蝴蝶之歌》,原是特為粵劇《蝴蝶夫人》撰寫的小曲,由吳一嘯先寫曲詞,音樂家馮華譜曲,在劇中由紅線女演唱。從岳清著的《錦繡梨園》查知,粵劇《蝴蝶夫人》是於一九五三年十一月十六日首演的。可見這首《蝴蝶之歌》面世也將達六十年。

 

  比較一下《蝴蝶之歌》與《夜思郎》,後者比前者少了一段,也許是因為這樣而另改名字,以資區別。說來,上世紀七十年代初期,《夜思郎》曾改編成多個粵語流行曲版本,計有李寶瑩主唱的《斷腸人》、麗莎和鄭少秋都灌唱過的《恨悠悠》,以及郭炳堅主唱的《別離愁》等。於此可見《夜思郎》這個小曲曾非常受歡迎!無他,旋律實在動聽嘛。



 

  《蝴蝶之歌》明顯是先詞後曲的,所以它的旋律動聽,寫詞者肯定也有功勞的!事實上吳一嘯寫的詞很有特色:

 

一朵朵櫻花紅透,

一雙雙蝴蝶戀枝頭,

只恐怕春殘花落了,

情如流水向東流,

問誰個肯替花愁?

 

迴舞袖,轉歌喉,

燈比琉璃清,人比黃花瘦,

試問惜花者印象留不留?

 

蝴蝶情誰寄?

蝴蝶夢難求,

蝴蝶傷心蝴蝶愁,

蝴蝶之歌歌不盡,

蝴蝶之舞永不休,

蝴蝶兒呀,何日成雙到白頭?

 

  詞中最有特色的是第三段,六、七個短句,幾乎每一句都嵌入「蝴蝶」一詞,其中第三句七個字之中兩見「蝴蝶」。歌詞創作,往往以字詞句之重出來增強音樂感,而詞人在這《蝴蝶之歌》中,刻意讓「蝴蝶」一詞極頻密地重出,既是「奇景」,也肯定有助譜曲者譜出優美旋律。

 

  以下來看看馮華所譜寫的曲調。


 

  粵語歌先詞後曲,曲易受詞的限制,結構上難作緊密呼應,有賴作曲者各施巧手。看《蝴蝶之歌》的總體結構,有一個先現歌曲頭幾句的音樂引子,而歌曲三個段落之間穿插着完全一樣的過門。這種「先現式」引子是粵語小曲作創中不時用到的手法,作用是先讓聆賞者熟悉一下歌曲開始的幾句旋律,印象因而加深。至於在段與段之間穿插同一個過門,既使歌曲的音樂發展有較強的統一感,同時亦有加深聽者印象的作用。為此之故,這種過門常常都寫得很有魅力,以便聽者反覆聽來都不會生厭,反而越聽越喜愛,甚至成為小曲的「標識」。《蝴蝶之歌》的過門長僅十四拍,但「連珠」、「頂真」、「回文」等手法綜合運用,極其美妙,何況其中還隱然含有西方探戈音樂的節拍。

 

  從調式上看,《蝴蝶之歌》三個歌唱段落,頭兩個結束在「士」音上,即五聲音階的「羽」音。末段則結束在「上」音上,即五聲音階的「宮」音。這些結束音的變化,寓示着首兩段的情感較幽暗,到末段卻帶有稍明亮的意緒,形成對比。

 

  譜曲者為了使旋律多帶點魅力,從第一段起便密密使用「連珠」手法,即在近距離中再現小音群。看看本文附刊的分析圖內所標記的,這個共有五句歌詞的首段中,曾重出的小音群也達五個。這一段五句歌詞有三句都是以陽平聲押韻的,譜曲者於是順勢把這三處譜上同一個小音群:「尺工尺上士」,造就了旋律的迴環反覆,頗易上口。以情感而言,這第一段從容不迫,情意悠長,其中也可能是關乎整首歌的最高音「生」並沒有在這一段出現。

 

  首段中有個小過門:「仜仜士,上乙士」,筆者總覺得那是從日本的著名歌謠《荒城夜月》的首個樂句「仜仜士乙上乙士」轉化而來。《蝴蝶夫人》的故事背景發生在日本,這首《蝴蝶之歌》從日本歌謠中借來小小音樂元素,是很有可能的。往後可以見到,「仜仜士,上乙士」這個小過門亦分裂為兩個小音群,在某些樂句重現出來。

 

  事實上,歌曲第二段甫開始便把「上乙士」重現,但高了八度。這一段的特色是頗多回文小音群,如「工尺工」、「士上士」、「上士上」、「尺上尺」、「士乙士」,加上節拍都比較急促,情緒上顯得熱烈,跟第一段是很大的對比。不過限於幽暗的羽調式,躍動的情意最後還是變得清冷。再看看這一段各個樂句的結束音,依次是「尺」、「尺」、「上」、「士」、「士」,是漸次回落至調式主音,也是從動到靜的模式。

 

  第三段是詞人刻意密集使用「蝴蝶」一語的段落。對於「蝴蝶」二字,譜曲者多順其自然地譜以「尺工」,但一開始處的「蝴蝶情誰寄」中的「蝴蝶」,譜的卻是「仜士」,出人意表,而這一句「仜士士仜仜士」,也可說是上述那個小過門的小音群的再現,更值得注意的是,這六個音雖處在全曲的最低音區,卻有兩次四度大跳,預示着這一段將有頗激動的意緒出現。

 

  這一段有詞人密集使用「蝴蝶」之助,譜曲者喜用的「連珠」及「頂真」之法絕對有用武之地,因而很吻合「欲道纏綿須反覆」的表現規律。但除了這些,作曲人也使用了遞增的技巧,使旋律別饒韻味,讓人禁不住入迷,想一唱再唱。

 

  譜曲者把「蝴蝶夢難求」、「蝴蝶傷心蝴蝶愁」、「蝴蝶之歌歌不盡,蝴蝶之舞永不休」分配予三個樂句,它們都是首末同音,並且是同一個音:「尺」,但第一句長三拍半,第二句擴展至七拍半,第三句則有八拍,從這兒已可見到三個樂句是逐步加大抒展幅度的遞進關係。在音程上就更是這樣,第一句各音最長距離是四度,第二句增為五度,第三句再擴展至八度。由於音程也漸次拉開,唱來是越唱越有激越之感,不能自已。再者,從節拍來看,第一句五個字唱三拍半,甚急促;第二句七個字唱七拍半,基本上一字唱一拍,舒緩得很,也甚沉著;第三句卻是十四個字用八拍唱完,又變得急促,這三句一急一緩一急的滿帶對比與變化,很有吸引力。此外,「蝴蝶傷心蝴蝶愁」這一句之後有個小過門:「六反工五反五反工尺」,它有臨時離調的性質,實際上它的音應是「尺上乙工上工上乙士」,於此又見到上述轉化自《荒城夜月》的小過門中的「上乙士」的身影。

 

  歌曲最後一句「蝴蝶兒呀,何日成雙到白頭?」所譜的樂句,看來是以第二段據詞句「人比黃花瘦」所譜的曲調變化過來的。形成一種暗暗呼應。從音符上看,「蝴蝶兒呀」與「何日成雙」所譜的音調,是變化地重出的關係,易上口又富於興味。

 

  上文說過,這第三段以宮音結束,跟首兩段以羽音結束形成對比。不過欣賞者的心理傾向還是會預期以羽音結束的,現在卻是以宮音來結束整首歌曲,始終有已完卻似未完之感,情意尚蘊藉不已,餘音裊裊。

 

  《蝴蝶之歌》一如不少據詞譜成的著名粵曲小曲,外觀上結構鬆散,實際上卻錯落有致,內裏有數不清的前呼後應,因而很耐賞,也越聽越有韻味。再說,粵曲小曲的旋律創作,有時也很倚仗天才及過人的音樂感覺,就以這首《蝴蝶之歌》來說,為何那些地方會安排了那些過門,其實都難以說出具體的理據,玄妙一點地說,則都是神來之筆,覺得要有便有吧!

 

 

按:本文原刊於二零一三年十月號第一五五期《戲曲品味》「曲小情深」專欄。

 

 

 

 

 

阅读(2166)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