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49830931
  • 博文数量: 4599
  • 博客积分: 58701
  • 博客等级: 大将
  • 技术积分: 48987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6-02-22 16:58
个人简介

粵語歌文化歷史研究者,喜歡鑽研文字與音樂的創作,也喜愛數學與棋藝等等。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4599)

文章存档

2023年(5)

2022年(7)

2021年(10)

2020年(6)

2019年(9)

2018年(44)

2017年(82)

2016年(83)

2015年(118)

2014年(142)

2013年(205)

2012年(273)

2011年(307)

2010年(381)

2009年(429)

2008年(451)

2007年(774)

2006年(1271)

分类:

2013-01-14 10:06:10

 
  粵語流行曲與電影向來都有很密切的關係,而在某些熱潮之中,其關係尤其密切。像當年的粵語片,曾兩度興起青春歌舞片的熱潮,其中,便產生了好些值得稱道和回味的粵語流行曲,雖然這些歌曲囿於當時粵語流行曲地位極低而頗受忽視,但現在重新拿出來端詳一番,會感到不少都很有意思,同時也為當時的創作者感到不值。

 

林鳳演大批青春歌舞片

  要說粵語歌舞片的第一次熱潮,可遠溯至上世紀三十年代末,但它太遙遠了,且難說得上「青春」,而對粵語流行曲的發展也無大影響。故此,本文只從上世紀五十年代末的粵語青春歌舞片潮說起,這一次熱潮的焦點人物是林鳳。那個時候,邵氏電影公司成立了粵語片組,嘗試起用一批年青新晉演員如張英才、麥基、龍剛、林鳳、歐嘉慧等來拍電影。當時,歐西流行樂壇正是貓王皮禮士利當紅的時候,也許是受了這個啟發,邵氏粵語片組便開始搞起青春歌舞片來,而片中多由林鳳擔綱演出。

 

  林鳳的第一部青春歌舞片是《青春樂》,一九五九年二月十二日公映,其後有《獨立橋之戀》、《玻璃鞋》、《榴槤飄香》,到一九六零年,又推出了《痴心結》、《睡公主》、《玉女追踪》、《戀愛與貞操》及《初戀》等。這裏少說也有八部。而這些影片中流傳最廣的歌曲肯定是《榴槤飄香》。以往,按比較可靠的說法,《榴槤飄香》是李厚襄作曲、吳一嘯作詞,但據筆者最新近的認識,《榴槤飄香》原是印尼歌謠,作曲者是印尼華僑黃翔裕。

 

  不過,說到李厚襄,雖然《榴槤飄香》的曲調未必是他創作的,但林鳳主演的這批歌舞片,其歌曲旋律的創作,不是出自李氏的手筆,就是出自另一位音樂家梁樂音的手筆。由是也應該注意到,李厚襄和梁樂音,本來都是創作國語時代曲的名家,但因應邵氏粵語片組之所需,兩人都寫起粵語電影歌曲來,這是很奇特的,而且也已被大多數人遺忘的一段歷史。

 

國語歌名家也寫粵語歌

  觀察過林鳳主演的這批青春歌舞片的詞曲資料,還可看出,當中大部份的歌曲都是先由吳一嘯寫好歌詞,始讓李厚襄、梁樂音這兩位音樂家譜曲的。這一方面可能是「入鄉隨俗」,因為當時的粵語片中的原創歌曲,先作詞後寫曲是主流的方式。然而國語片的歌曲就更盛行先詞後曲。李、梁二人也許因而覺得寫粵語歌同樣採取先詞後曲的方式是順理成章的。

 

  實際上,以當時的條件,寫粵語歌而採取先詞後曲的方式,作曲人會極受掣肘,對於慣寫國語時代曲的李厚襄、梁樂音,尤其如此。故此,林鳳這批青春歌舞片中的歌曲鮮有能廣泛流行的,便不足為怪。不過,這不表示這批電影中的歌曲不值一提。相反,值得一提的是不少的。它們遭遺忘,主要還是因為其時粵語片和粵語歌地位低微吧!

 

  限於篇幅,這兒沒法說太多。只好集中說說《青春樂》的片頭歌曲及《戀愛與貞操》中的插曲《戀愛的真諦》,這兩首都是梁樂音作曲的。

 

梁樂音吳一嘯配搭得宜

  《青春樂》的片頭歌曲,是用以呈現年輕人對搖滾音樂與歌舞的狂熱的,雖然看得出是先由吳一嘯寫出歌詞,再由梁樂音譜曲,但梁樂音卻依然能藉着音樂來把這種「狂熱」成功呈現。比如音樂前奏過後,麥基唱了幾句:「我係我係,我係東方嘅貓王,彈得輕鬆」,音樂立刻又起,節奏強勁緊湊,單是聽都能想像得到那熱烈歌舞的場景。麥基繼而又唱了四個字:「唱得瘋狂」,隨即又是一輪節奏強勁緊湊的音樂,這樣麥基才唱下去:「玩幾下搖擺樂,撚幾句牛仔腔,搖又試搖真係爽,擺又試擺暈大浪……」

 

  遺憾的是筆者沒法聽到實際的聲響,只是靠紙上的歌詞曲譜來想像這首《青春樂》的片頭歌曲,卻已是很有吸引力。

 

  另一首《戀愛的真諦》,看來是梁樂音先行寫出曲調,然後由吳一嘯填詞,哼其曲調是非常優美的,奈何在當年並未引起觀眾和樂迷的注意,歌曲儼如從未面世。十二年後,也是無線開台五年之後的一九七二年十二月,在「一三五劇場」(按:這是「翡翠劇場」的前身)推出了一部歌頌母親的劇集《春暉》,其主題音樂響起,旋律正是十二年前那首《戀愛的真諦》。這一回,注意到梁樂音所寫的這闋優美旋律的觀眾甚多了,而後來唱片公司也讓梁樂音親自填上國語詞,由小女孩蔡麗貞灌唱,歌名自然亦喚作《春暉》。

 

  要不是筆者仔細翻尋歷史資料,大抵也不會發現《春暉》與《戀愛的真諦》是共用同一旋律。而筆者估計這很可能是梁樂音心有不甘,把當年不受注意的粵語歌作品借仗機會再發表,而這也真是反映了五、六十年代的時候,粵語歌是怎樣的受輕視,即使是梁樂音、李厚襄這些著名國語時代曲作曲家創作的,也難逃被冷待的命運。

 

  時間且再聚焦到上世紀六十年代中、後期吧。這時候,林鳳當年大跳的「加力素」與「恰恰」等舞步,已成明日黃花,當道的卻是「阿哥哥」,而在大銀幕上以這種舞蹈大顯身手的,亦由林鳳變為陳寶珠、蕭芳芳。

 

先詞後曲創作隨心所欲

  跟林鳳的那一回不同,陳寶珠、蕭芳芳時代的青春歌舞片,搞歌曲音樂的已不是梁樂音、李厚襄這些來自「國語時代曲界」的音樂家,而是回歸「傳統勢力」,即以來自粵劇、粵曲界的音樂家為創作主力,比如羅寶生、潘焯、周渠、龐秋華、柳生等,但是其中也開始有非粵劇、粵曲界的新一輩音樂家參與,比如來自中樂界的陳自更生,以及我們頗熟悉的黃霑。

 

  再說,六十年代中、後期的那一回粵語青春歌舞片潮,所催生的相關影片數量也多得多,幾近五十部。限於篇幅,這兒挑選了四部電影來談談,它們是《彩色青春》、《青春玫瑰》、《紫色風雨夜》、《花樣的年華》。

 

  《彩色青春》是這四部電影中較著名的,首映於一九六六年八月。片中歌曲應有五首(現在能見到的影片版本有一首沒有出現),有全新原創的,也有以現成曲調填上新詞的,這些現成曲調,有早已納入廣東小曲範疇的歐西歌曲《Over the Rainbow》,也有早年廣東音樂的西化作品如《百鳥和鳴》、《夏威夷進行曲》。影片中流傳最廣的一曲,當是《勸君惜光陰》,又名《莫負青春》,其開始的幾句歌詞是:「青春,真可愛,青春,珍惜你光陰似金。青春,真可愛,青春,應心向書本,努力發奮……」,它調寄的正是《夏威夷進行曲》。

 

黃霑寫過幾首粵片曲詞

  《彩色青春》的主題曲由潘焯包辦詞曲,原作極長,整首要是從頭到尾唱一遍,須十多分鐘。影片中只採用了開始的一小段,而錄唱片時也把這主題曲裁成三截(即變成三首歌),還刪減了一大段。這裁出來的三首歌按唱片版本來說就是《彩色青春》(蕭芳芳主唱的段落)、《彩色青春》(陳寶珠主唱的段落)和《熱愛青春》。仔細端詳潘焯的原裝版本,主要是以先詞後曲的方式寫的,但也有一些段落是依曲填詞的。這是粵劇、粵曲界音樂人的習慣做法,即使寫富於現代感的青春歌舞片中的歌曲,仍是依這種方式去創作。因此歌曲中常見一個字唱幾個音,這不免略帶粵曲味,幸而這三首歌曲的編曲卻十分富時代感和青春氣息,把輕微的粵曲味稍為蓋過。值得一提的是這《彩色青春》主題曲,當中更嵌入了一句西片《My Fair Lady》裏的名曲《Wouldn’t it be Loverly》的首個樂句,這是只有採用先詞後曲的創作方式才能如此隨心所欲的。話說回來,這《彩色青春》主題曲,陳寶珠和蕭芳芳唱的兩截,雖帶粵曲味,卻是頗受影迷歌迷喜愛的。

 

粵片低微歌曲難見天日

  《青春玫瑰》首映於一九六八年二月三日,由陳寶珠、胡楓主演。影片中歌曲較少,只有三首,但特別之處是這三首歌曲的曲詞都是出自黃霑的手筆的,這一點可能教不少讀者意外。筆者也相信黃霑晚年的時候早忘了曾寫過這批粵語電影歌曲。黃霑這幾首粵語電影歌曲,俱是採用流行音樂風格來創作的,尤其是其中的主題曲《不褪色的玫瑰》,更是琅琅上口。奈何當時粵語流行曲地位低微,這些原創歌曲遂無聲無息的形同湮沒了。據筆者所知,除了《青春玫瑰》,黃霑還曾為粵語片《歡樂滿人間》(首映於一九六八年二月二十一日)創作過歌曲。

 

  《紫色風雨夜》首映於一九六八年四月,由謝賢、蕭芳芳、南紅、曾江等主演。影片中人帶有一個頗崇高的使命:要推廣中國人的音樂。也許因為這樣,製作者找到中樂界的好手陳自更生來負責片中的歌曲與音樂創作。不過,陳自更生寫電影歌曲,並非只此一回,比如由鄧光榮、李司棋合演的《飛男飛女》(首映於一九六九年十一月),其中的插曲《飛奔去遠方》,作曲的就是陳自更生。《紫色風雨夜》共有歌曲六首,其中讓觀眾印象深刻的是片中載歌載舞地呈現的「四季戀歌」,也就是四首情歌,都全屬流行音樂風格的,而它們俱出自中樂好手的筆下,甚是意外。

 

  《花樣的年華》首映於一九六八年八月,由蕭芳芳、呂奇、薛家燕等主演。影片中有五首歌曲,其中主題曲《花樣的年華》和《相思夢》是全新的創作,由周渠作曲、柳生作詞。從歌詞歌譜中可推知這兩首原創歌曲都是先寫詞後譜曲的。較特別的是主題曲《花樣的年華》在片中是由一隊女子樂隊唱出的,並有舞蹈襯托。這女子樂隊的成員是蕭芳芳、薛家燕、沈殿霞、鍾叮噹。流行樂隊唱粵語歌,在現實中是到了一九七五年才出現的事,可是在粵語片的世界中,一九六八年就已經這樣想像,我們可以讚嘆它的「前衛」,但更多的應是慨嘆:為何要七年後才變成事實?

 

  粗枝大葉地簡介了粵語片的兩次青春歌舞熱潮,我們會見到當中催生出了不少堪賞的歌曲,但只為了那個反反覆覆存在的因素──粵語歌地位低微,不受注視──這些歌曲結果大部份都沉入了歷史長河,再難見天日。也因為這樣,我們也幾乎完全忘了梁樂音、李厚襄、黃霑等人曾為粵語青春歌舞片貢獻力量。

 

 

  按:本文昨天發表於《大公報》B11版「周日文化廣場」,標題為「粵語歌舞片歌曲仍堪欣賞」。文中標題為該報編輯所加。

 

 

 

 

 

 
 
 
 
 
 
 
 
 
 
 
 
 
 
 
 
阅读(1574)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