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語歌文化歷史研究者,喜歡鑽研文字與音樂的創作,也喜愛數學與棋藝等等。
分类:
2013-01-12 08:49:17
書中先細說人的各種感覺:視、聽、嗅、味、溫、觸,以至「心覺」。而「人類的各種感官雖有區別,各自分工,卻不是孤立地分裂為視覺、聽覺、味覺、觸覺等,而是相互的影響和溝通,彼此交織在一起,成為生命的整體感覺,這就是通感。」(頁67)
要細說通感手法可以是極繁瑣的事,而通感手法則千變萬化,它雖不是我那杯茶,卻可能用了也不自覺。該書作者說得好:「通感是以感覺為起點,以情感為動力,以想像、聯想為中介,溝通連結其他感覺而成的。」(頁105)而以通感手法寫成的文句,總帶有新奇、深曲之美。要學習使用通感手法,該書作者的一些分析亦很有啟發作用,比如她說:
通感是五官以及心覺之間的相互引發、溝通、交融起來的一種心理現象和感覺方式;即在客觀事物刺激人的某一種感官,產生相應感覺的同時,引發出另一種或多重感覺。因此通感意象應包含兩種以上的感覺,即客觀物體刺激下的相應感覺,可以稱為「原發性的感覺」;而其他主要知覺通感者為「派生感覺」。……如李商隱《燕臺四首之冬》:「蠟燭啼紅怨天曙」,有形狀、顏色,並能發光的蠟燭,所引起的「原發性感覺」為視覺,因此在這首詩中「蠟燭」是一種視覺意象,由視覺延伸而來的「派生感覺」為「啼」屬於聽覺,「怨」則屬於心覺,在視覺的主導下,視、聽、心三種感覺互相補充,完成「通感意象」……(頁114~115)
從這些分析,學習使用通感手法也便有了門徑了。
李後主的詞,表面看來都屬「天然去雕飾」之作,要是能認識到其中也不乏通感手法的使用,也會大大增加我們使用通感手法的能力與技巧!
下面且再引錄該書作者的一段分析,讓網友能約略感受到通感手法的「用」與「效」。
《烏夜啼》:昨夜風兼雨,簾幃颯颯秋聲,燭殘漏斷頻欹枕,起坐不能平……
這闋詞是由聽覺意象「風聲」和「雨聲」開始的,……風號雨泣,加上簾幃颯颯風聲,一片淒淒,處處牽動愁腸,外面聲響的會合,逐漸地移入人心……風和雨不僅是聽覺表象,同時能喚起觸覺,是一種綜合感覺的意象,很容易令人產生冰冷的感覺,不禁聯想到李後主被寒風吹涼的一顆心,和被雨淋濕的靈魂,外在的景象──聽覺和觸覺,和內心的意緒──無限的不平,交織纏繞出冷冷清清、空蒼蒼而風淒淒的景況。在這闋詞中,未出現一個「愁」字,更不著一個「恨」字,不似《虞美人》:「問君能有幾多愁」,也沒有《相見歡》:「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愁不直言愁,恨不直說恨,而是通過聽覺表象與心覺互通,產生一種深幽之美,狂風驟雨象微足摧毀一切的巨大力量,幾乎將人壓倒,不是「愁」字「恨」字所能形容的。……(頁149)
比較懊惱的是,書中時而正確地寫「一闋詞」,時而錯成「一闕詞」,同一本書,竟是毫不統一。即以上引的一四九頁的文字,第一次出現的「這闋詞」是用對了字,第二次出現的「這闋詞」,在書中是錯成「闕」。即使已積非成是,也應該統一使用其中一個,而不該時而「闋」時而「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