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昨天發表於《信報》「影音地帶」版「詞話詞說」專欄,見報標題是「人類在現代科技下的退化悲歌」。
周國賢有首新歌叫《退化論》,這不免讓筆者又想到二度創作,因為這是借用達爾文的著名論文的名字:「進化論」,卻改「進」為「退」,這自然極吸引,也頗切題:歌詞就是說現代人很多方面都在退化。但歌詞不是論文,其中的「論」字欠妥。
由「進化論」變成《退化論》,廣義而言屬「食字」法。只是一般「食字」是翫諧音,上例卻是翫反義詞。
「食字」一法,亦屬二度創作,因為是從甲詞改造成乙詞。比如說由「獅子山下」而改造為「私子生下」,二度創作的意味最明顯不過。縱然,近十幾年來,香港人的種種創作都熱忱於「食字」,就連筆者有時也愛跟跟風「食食字」,但筆者總覺得這類作法無論創作上和觀賞上都是退化。
「食字」的好處,是能讓觀賞者很容易察知作者改造原詞語的智慧,之所以易察知是因為有原詞語供參照,那效果其實是著重視覺的。即以上文舉的「私子生下」,只用耳聽便不易察知其中的趣味。
都說現世代是圖像世代,文字的讀寫能力每況愈下,而「食字」氾濫,正是有力的反映!這意味,如果創作者不「食字」,觀賞者很可能就「看不出」作品的創作智慧何在,「看不出」作品的好處在哪兒,由是產生惡性循環,搞創作的越發不敢不「食字」,這情況說起來有點可哀。
說回周國賢的《退化論》吧。寫詞的是梁栢堅,在詞中,用以說明現代人很多方面都在退化的例子包括用火星文,用符號式圖像來表情,如:),也包括簡體字、快餐、懶音、腦筋懶去轉彎等,例子不算豐富,但寫實歌詞畢竟不是長篇論文,作者但求舉一而讓讀者反三而已。
詞人在詞裏還認為,「憑電腦溝通,溝通靠笨機器」也是一種退化,雖沒說緣由,也不難想而得知:人與人之間漸漸拙於面對面的情感交流、心靈溝通,只能靠「笨機器」去表達「like」與「dislike」。這方面,以前去飲宴,一席十二人,舊雨新知都總會嘗試交談,現在的宴席上,席間同樣坐十二人,可能有一半在弄手機、平板電腦之類,可以由始至終不跟同席者交談!
也許,詞人是有點杞人憂天:「繁體變簡,人人求得簡與單,懶音化簡,言語都腐爛。腦筋變簡,人習慣單一與快餐,再懶去轉彎懶去轉彎,人類退步變慢,超級劫難。腦中太多空白,懶得表白。吃飽去玩去睡,思考糟蹋,一觸即發。物競或者天擇,誰可解困厄。再懶去轉彎懶去轉彎,人類快就結單,超級劫難。」這讓筆者想到近期看過的一本書:《網絡至死》,書中便指出:「那時候的父母們都很擔心『米老鼠』會讓他們的孩子變笨,以至於提出要禁止卡通片。此後,父母們又分別因為『隨身聽、電視和MTV』而擔心。他們是否也曾經聽說過,他們的父輩甚至因為『讀小說會使人變笨』而擔心過。如今,這種擔心依存在,只不過對象已經變成了新出現的媒介,比如網絡,比如手機,比如電腦……麥克漢在20世紀60年代就曾經注意到一件令人感到矛盾的事實,每一次技術革命就是人類的一次自殘:汽車的出現削弱了人的奔跑能力,電視的出現減少了人『親身經歷』的可能。」其實該書亦屬「憂天」派!
不管如何,但願人們聽此歌後,能反思一下我們的「退化」趨勢。
阅读(1234) | 评论(0) | 转发(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