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48854391
  • 博文数量: 4599
  • 博客积分: 58701
  • 博客等级: 大将
  • 技术积分: 48987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6-02-22 16:58
个人简介

粵語歌文化歷史研究者,喜歡鑽研文字與音樂的創作,也喜愛數學與棋藝等等。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4599)

文章存档

2023年(5)

2022年(7)

2021年(10)

2020年(6)

2019年(9)

2018年(44)

2017年(82)

2016年(83)

2015年(118)

2014年(142)

2013年(205)

2012年(273)

2011年(307)

2010年(381)

2009年(429)

2008年(451)

2007年(774)

2006年(1271)

分类:

2012-04-24 07:59:42

 
  本文昨天發表於《信報》「影音地帶」版「詞話詞說」專欄,見報標題是「廣東歌的剩男剩女」。
 
  因為電視台搞「盛女」節目,剩男剩女又成為熱門話題。其實粵語歌也早不乏描寫剩男剩女的,比如兩年前古巨基《時代》專輯裡的《獨男》(林夕填詞)和《鑽石敗犬》(林若寧填詞)。
 
  然而剩男剩女問題「古」已有之,更有歌為證。也不需說在「粵語時代曲」未出世前就已有一首唱通街的《唔嫁》。約於1956年左右面世的《情侶山歌》(鍾志雄、鄭幗寶合唱,撰曲朱頂鶴),亦是這種歌。更奇的是,六十年代的頭幾年,它仍然頗受歡迎。大抵那些年香港的剩男剩女也頗是問題吧。
 
  那時的粵語歌寫的自是較粗枝大葉,然而聽到男的唱:「人人笑我冇老婆,發奮去賺錢娶番個,好青春,容易過,只因我家貧冇奈何。」女的唱:「人人笑我冇情哥,決意要自行搵番個,講真心,來待我,非貪愛金錢作允和。」似乎那時的剩男只緣家貧,剩女則為有個錢所累。而一個「笑」字,赤裸裸顯示了社群的壓力。
 
  舊日的粵語歌,「情哥」前「愛郎」後,雖肉麻卻親暱,而今的粵語情歌只能他呀她呀的,頗見外,要親暱點大抵只能阿JoeJack。這些現象,多少反映了文化的割裂與偏見,呼「情哥」是cheap而「娘」的,呼洋名才符合現代人的時尚身份。其實七十年代的《啼笑因緣》一開始不也是「為怕哥你變咗心」嗎?

 

  由「人人笑我冇情哥」,想到近日大陸官方嚴肅音樂刊物《人民音樂》(20123月號)裡的一段文字:「上世紀40年代,一個偶然的機會,呂文成想到可以在粵曲中填上新詞,由歌星演唱,灌唱片發行,可能會有更好銷路。於是,他創作了一些時代曲(流行音樂),還把當時流行的一些舞曲節奏放進歌曲裡,比如『慢三』、『快三』等等,使這些音樂在歌舞廳中能夠較快流傳。後來流行的有《快樂伴侶》、《莫忘了她》、《星星、月亮、太陽》等,這些粵語歌不少廣東人還有印象。」大陸官方嚴肅音樂刊物居然提到香港的粵語流行曲,真是百年難遇,然而正是這百年難遇的一提,卻錯誤連連,只能苦笑。先是錯誤地弄早了一個年代,這絕非小錯。而所列舉的三首呂文成作品,僅第一首正確,其餘兩首根本是不存在的。事實上,呂文成初搞粵語流行曲的年頭,人們通常不會在歌名裡用「他」字,看看《郎歸晚》、《望郎》等歌名便知原因何在,而「她」就更不會用上,因為那時會稱心愛女子為「嬌」、「卿」、「妹」等等。此外,五十年代的粵語歌名字,也絕對不會用「太陽」,甚至歌詞裡也可能不會有。

 

  不管該文為何會出現像《莫忘了她》、《星星、月亮、太陽》這樣的不符時代不符文化習尚的早期粵語歌名字,但這至少提醒我們,真要好好熟悉自家的早期粵語歌歷史,才不致被大陸的那些半懂不懂的音樂學者唬住。

 

  回說「人人笑我冇情哥」的早年剩女心聲,彷彿一旦「決意要自行搵番個」就定能如願,看來是那時人們都有良好願望,願意相信不會有永遠的剩男剩女。林若寧在《鑽石敗犬》寫的是:「你努力,情場仍然陰森;再努力,寂寞仍然生呑」,這才現實吧,但詞人還是寄一點良好祝願:「我信任,從來無人空等,相信八十歲後能擁吻……」這個善良「傳統」倒沒有變。

 

 

 

 

 
 
 
 
 
 
 
 
 
 
 
 
 
 
 
阅读(1225)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