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語歌文化歷史研究者,喜歡鑽研文字與音樂的創作,也喜愛數學與棋藝等等。
分类:
2011-03-26 09:00:10
要進步,我看有兩個方法:
一、是要現行寫詞人多努力。
二、是多鼓勵新血加入創作行列。
如果兩法並行,假以時日,就會進步。
問:聽其他填詞家的作品時,最留意甚麼地方?
答:聽流行曲,我習慣是一重曲意,再看警句。同時留意曲詞能否與旋律配合。我很重視「通順」的句法,所以聽流行曲,聽別人作品,和聽自己作品一樣,時常特別注意這一方面。
問:新進填詞人的水準怎樣?
答:我不知道各位心目中所謂「新進」是指哪幾位。林振強我比較喜歡,因為他的曲詞,與一般作品比,創意較多,常常另闢蹊徑。卡龍有幾首歌,我也很喜歡。再新一點的詞人作品,只能說偶有佳句,而絕少佳篇。大致上看,仍然要多下工夫。
年紀輕的寫詞人作品,有一點令我很覺得奇怪。他們無論在感情和題材上,都似乎只是重覆着陳言舊意,很少能夠用切合時代的表達方式,去抓住他們這新一代的共通感情,我不知道這是甚麼原因,但我卻頗感可惜。
問:前一陣子,你在《明報》上說,填詞時因受音樂限制而被逼違背一些語文運用的常理。當然,這實在是填詞人的困難之一,但是,倘若因此而對部份尚未掌握語文運用能力的學生有不良影響,你有何感想?
對學生運用語文能力的不良影響,流行曲未必是罪魁禍首。至少,我覺得小學教科書的劣拙文字,要擔負的責任似乎更大。
粵語流行曲詞,的確有些是因為要遷就音樂而違背語法的,不過例子不多就是。我們要明白,語言是不停進化的,語法也常常有變。我們現在的語法,和古人已有很大不同。遠的不說,今天的白話文,實在已比「五四」的白話文進步了。
令我擔憂的,倒不是偶然出現的
問:香港何以沒有專業的填詞人?是否收入不足以糊口?
答:香港音樂市場小得可憐,作詞收入不多,低要「糊口」,還是可以的。問題是收入不正常,故此沒有人會故意成為「專業」寫詞人。我們只能把寫詞收入,視為兼職外快。
問:可否對自己的作品來個客觀的評價?
答:批評自己作品,如何能「客觀」?勉為其難,只可以說,我的作品與中國文學大家的詩詞比,差得遠了。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