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語歌文化歷史研究者,喜歡鑽研文字與音樂的創作,也喜愛數學與棋藝等等。
分类:
2011-03-18 08:59:22
據美國學者指出,早期的槍炮最適合步兵作戰和攻克城堡之用,這些熱兵器用來對付草原和沙漠游牧民族的騎兵卻功效不大。
書的作者謂:朱元璋統一中國,對以後數百年中國的軍事科技發展影響深遠。在其後的四百多年裡,中國內戰較少,敵人主要是北方游牧民族,在宋元戰爭中發明的熱兵器便再未能發揮它們的長處。……適合熱兵器持續發展的環境卻在歐洲出現了,這是因為歐洲自羅馬帝國崩潰後,從未再次由一個政權統一。換句話說,歐洲長期處於「戰國時代」。和宋元的戰爭相同,西歐的戰爭是在人口密度極高的農業地區進行,攻佔和保護城池重鎮是戰爭的主要目的……早期的熱兵器不適合騎兵使用,卻適合以步兵為主的農業地區軍隊使用。
作者也考察了日本的情況,認為日本的情形和中國很相似,內戰期間,日本大量使用熱兵器,戰亂結束後,槍支便不再受重視。德川時代的日本和十八世紀的中國一樣,都是太平時代,沒有發展熱兵器的必要,熱兵器技術因此沒有進步。1853年,美國海軍將領(Commodore Perry)率戰船強迫日本打開國門,日本軍隊的熱兵器基本上還是二百多年前的槍炮,所以毫無招架之力。
這樣說來,明清時代熱兵器落後,是因為國內太平日子甚長,而邊關上的敵人,是游牧民族,早期的熱兵器根本不適合對付他們,於是熱兵器發展便停滯了。
看了這說法,只感到:原來太平日子過得多了未必是好事!
chinaunix网友2011-03-25 10:16:09
此有轉載:http://www.chinavalue.net/BookSerialise/BookSeriaNo.aspx?bookid=1664 史家謂「明亡自萬歷始」,荒於政、勤於斂、疏於治。不只是「死於安樂」的緣故。 明末北陲為後金所患,實有鎮守城池之需,當時從外國買來的大砲非常沉重,不宜以之攻城,以之守城卻是大有用途。袁崇煥以堅城利砲清野軍屯之策,御敵數十年。「堅城利砲」在明末與後金的對抗中並非沒有意義。袁崇煥知道明軍作戰能力弱,如在野外會戰,必然慘敗,而後金所恃是騎兵的強大戰鬥力,並無槍砲等當時較為先進的武器,於是在險要之處構築城池,以大砲轟擊攻城的後金士兵,取得過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戰果,另外袁以身作則,勤力務耕軍田,自給自足,部分解決了政府無法供給軍餉之內患,穩定了塞防。 惜明朝末年一方面政治腐敗,主臣貪墨,內亂兵變不斷,最後崇禎昏庸,得了袁崇煥卻中了反間計,自毀長城,憤然自縊於城樓之上,仍認為是別人背叛了他。 袁崇煥下獄後,本來並不太團結的軍隊馬上渙散瓦解,不少人憤然轉投清軍陣營。又加諸農民內亂。明遂亡。 明亡,還有是思想僵化的原因。世人抨擊束縛思想的「八
chinaunix网友2011-03-25 10:16:09
此有轉載:http://www.chinavalue.net/BookSerialise/BookSeriaNo.aspx?bookid=1664 史家謂「明亡自萬歷始」,荒於政、勤於斂、疏於治。不只是「死於安樂」的緣故。 明末北陲為後金所患,實有鎮守城池之需,當時從外國買來的大砲非常沉重,不宜以之攻城,以之守城卻是大有用途。袁崇煥以堅城利砲清野軍屯之策,御敵數十年。「堅城利砲」在明末與後金的對抗中並非沒有意義。袁崇煥知道明軍作戰能力弱,如在野外會戰,必然慘敗,而後金所恃是騎兵的強大戰鬥力,並無槍砲等當時較為先進的武器,於是在險要之處構築城池,以大砲轟擊攻城的後金士兵,取得過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戰果,另外袁以身作則,勤力務耕軍田,自給自足,部分解決了政府無法供給軍餉之內患,穩定了塞防。 惜明朝末年一方面政治腐敗,主臣貪墨,內亂兵變不斷,最後崇禎昏庸,得了袁崇煥卻中了反間計,自毀長城,憤然自縊於城樓之上,仍認為是別人背叛了他。 袁崇煥下獄後,本來並不太團結的軍隊馬上渙散瓦解,不少人憤然轉投清軍陣營。又加諸農民內亂。明遂亡。 明亡,還有是思想僵化的原因。世人抨擊束縛思想的「八
chinaunix网友2011-03-25 10:16:09
此有轉載:http://www.chinavalue.net/BookSerialise/BookSeriaNo.aspx?bookid=1664 史家謂「明亡自萬歷始」,荒於政、勤於斂、疏於治。不只是「死於安樂」的緣故。 明末北陲為後金所患,實有鎮守城池之需,當時從外國買來的大砲非常沉重,不宜以之攻城,以之守城卻是大有用途。袁崇煥以堅城利砲清野軍屯之策,御敵數十年。「堅城利砲」在明末與後金的對抗中並非沒有意義。袁崇煥知道明軍作戰能力弱,如在野外會戰,必然慘敗,而後金所恃是騎兵的強大戰鬥力,並無槍砲等當時較為先進的武器,於是在險要之處構築城池,以大砲轟擊攻城的後金士兵,取得過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戰果,另外袁以身作則,勤力務耕軍田,自給自足,部分解決了政府無法供給軍餉之內患,穩定了塞防。 惜明朝末年一方面政治腐敗,主臣貪墨,內亂兵變不斷,最後崇禎昏庸,得了袁崇煥卻中了反間計,自毀長城,憤然自縊於城樓之上,仍認為是別人背叛了他。 袁崇煥下獄後,本來並不太團結的軍隊馬上渙散瓦解,不少人憤然轉投清軍陣營。又加諸農民內亂。明遂亡。 明亡,還有是思想僵化的原因。世人抨擊束縛思想的「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