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語歌文化歷史研究者,喜歡鑽研文字與音樂的創作,也喜愛數學與棋藝等等。
分类:
2010-11-14 07:46:09
EMI的董事總經理馮添枝,認為本地的流行音樂市場,正處於一個全面發展時期,但另一方面,卻遇上經濟的退縮,故此對唱片業來說,正面臨考驗。
馮添枝表示,現時EMI在本地方面的政策,是盡量發揮原有的旗下歌手的才能,以及培養新人,並配合顧全世界樂壇的發展,希望在最快的將來,EMI在本地更具影響力。
馮添枝表示,該公司現時甚麼也會嘗試,務求使音樂更多元化,例如,介紹外地的華語歌手如陳淑樺、林芊苓、翁倩玉等給香港樂迷,又如,他們也支持了一隊得獎樂隊,因為現時本地樂隊較缺乏。
談到音樂路線,馮添枝強調,香港流行曲有很強的特色,至少,廣東歌以及中樂加西樂,都是本地流行曲的獨有品種。「其實,中文歌還有許多新嘗試,例如,區瑞強改編許冠傑的作品,這現象便很罕見。」馮添枝說。
不說不知道,原來香港樂迷,聽中文歌的只佔百分之六十左右,但馮添枝說,這已使香港的唱片消費保持在一個很好的水平。
★ ★ ★ ★ ★
十餘年歷史,對一間唱片公司來說不算太長,而永恒在這短短十餘年中卻是有很不錯的業績的。
永恒創辦人及現今該公司的董事總經理鄧炳恒也為此自豪,因他們成立以來,一直都是培養新人為主,張偉文、薰妮、張明敏、李麗蕊、景黛音等都是出自其旗下的。不過,鄧炳恒也承認,近一兩年來,永恒是忽略了本地市場,反把注意力挪到大陸的市場上去。即使最近,永恒也與大陸合作,製作了一張《中國新浪潮》,分在兩地推出。
問到現時大陸流行音樂市場的情況。鄧炳恒說:「大陸對流行音樂的管理時鬆時緊,不過無可否認,大陸本身也多了許多土生的流行音樂製作公司,全國至少有九十多間,競爭十分激烈。」
以前,一輯唱片製作隨時可賣上三、四十萬張,而今,能銷過十萬已算是好成績了。」鄧炳恒略帶點苦笑的說。也怪不得,永恒又開始把注意力重新放回本地市場來了。不過,鄧炳恒始終希望,國內的音樂路線能開放一點,以及讓香港和內地在音樂上多點溝通,同時,他也相信,國語歌遲早是會復甦的。
「《中國新浪潮》在香港推出,能否真的把國內的歌手介紹給香港的樂迷呢?」筆者疑惑地問。
鄧炳恒對此則表示,最重要的還是國內歌手能否來港幫助宣傳,否則,光靠唱片,觀眾接受的速度不會快的。「其實,從台灣歌手如蔡琴、蘇芮等在香港的情況觀之,她們多少總得靠主唱電影主題曲或頻頻在香港露面,以提醒歌迷有她們存在。」
──原刊於《新時代雜誌》第4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