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48679076
  • 博文数量: 4599
  • 博客积分: 58701
  • 博客等级: 大将
  • 技术积分: 48987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6-02-22 16:58
个人简介

粵語歌文化歷史研究者,喜歡鑽研文字與音樂的創作,也喜愛數學與棋藝等等。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4599)

文章存档

2023年(5)

2022年(7)

2021年(10)

2020年(6)

2019年(9)

2018年(44)

2017年(82)

2016年(83)

2015年(118)

2014年(142)

2013年(205)

2012年(273)

2011年(307)

2010年(381)

2009年(429)

2008年(451)

2007年(774)

2006年(1271)

分类:

2010-10-20 07:09:52

 
  偶然重讀辛棄疾的名篇《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對詞中幾個字音頗有點新的思量。
 
  首先是「元嘉草草,封狼居胥」,向來都把其中的「胥」字讀如「須」,但這樣一來,「封狼居胥」四個字都是平聲,按詞譜,這一短句末字應是仄聲。辛棄疾此處是為求詞意而寧可出律,還是南宋的時候,「狼居胥山」的「胥」字會有一個屬於仄聲的讀音呢?實在期望有高明賜教。
 
  詞的末韻:「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頗」讀如「波」,是筆者中學時代就受到老師教導這樣讀的。古人的名字,讀音往往都是特定的,相信也只能但依便是。另一個「否」字,做為該詞的韻腳用字,明顯是要跟「顧」、「虎」、「去」、「住」通押的,其讀音也該是跟這些字相近,而不是今天我們「否認」的「否」那個讀音。然而,辛棄疾其實也曾用「否認」的「否」那個讀音來與「手」、「首」、「晝」等字通押。比如《水龍吟.甲辰歲壽韓南澗尚書》就是這樣。可見,當時「否」字應該有兩個流行的讀音,一個可跟「虎」、「去」、「住」通押,一個可跟「手」、「首」、「晝」通押,而字義都是「嗎」。
 
  記得毛澤東早年的詞《賀新郎(揮手從茲去)》,便是以「否」跟「去」、「住」通押,沿用千年前的古音。

 

  我想,即使知道寫舊詩詞的時候,「否」可以通押兩個完全不同的韻,還是會放棄讓它跟「去」、「住」通押的方便,因為實在不是今人熟悉的讀法,何必呢?筆者寫的詩詞是給今人看的呀。

 

  而今寫唐詩宋詞,到底應用唐音宋韻還是用今天通行的讀音?如果是用今天通行的音,那麼用粵音還是用普通話音?這從來是充滿爭議的問題。

 

  筆者但知我行我素,率性而為,拙作有時喜歡用唐音宋韻,有時又愛用粵音,沒個準兒,實際上也沒個準兒可依嘛!

 

 

 

 

 

 
 
 
 
 
 
 
 
 
 
 
 
 
 
 
 
 
 
 
阅读(2575) | 评论(1)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

周思悦2013-10-07 16:03:21

关于狼居胥的胥,广东人教版的高中教材说是念xu4,(旭)。并未考究其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