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語歌文化歷史研究者,喜歡鑽研文字與音樂的創作,也喜愛數學與棋藝等等。
分类:
2010-08-27 07:00:29
吸引我的歌名《請不要刪改》,前年掀起反日熱潮,事緣日本官員竟下令纂改教科書裡有關中日戰爭的史實,使許多人大為激憤,香港很多報章、雜誌等都報導當年的真實慘況,看見那些圖片真是慘不忍睹!我們要記著過去慘痛的戰爭,希望永遠莫要重演。孝昇就是以這個為題材寫道:「……往昔翻車可鑑……但願作教訓,為人類警惕數番,刪改歷史你莫當閒……見犯錯,縱使君強橫,皇天有眼。」
場刊裡的文字全由林夕親筆書寫
最後談的一位是梁偉文,詞作分別是:《雨巷》、《再見朋友》、《是誰感慨》、《如何寂寞》與《十月感覺》。《雨巷》和《十月感覺》均是參過賽而獲獎的歌曲,前闋改編自日本歌《紫藍色的眼淚》,這曲流行時便有幾個不同的版本在市面出現,惟仍覺梁偉文此首寫得好些。一位落漠的少女在雨天提著傘:「……巷裡寂寞,路中寂寞……」而她「……凝視傘外雨點飄,護蔭一傘淡然落寞……是你希冀全破碎,還是世事令人唏噓……」少女那種多愁善感呈現在此歌曲。《十月感覺》初聽梁偉文作曲頗不錯,未聽到旋律是怎樣之前,己喜歡歌詞:「……當明日變得空白,當明日昨天沒變樣……每天,夢裡多少個十月,是重覆的十月,風乾的雙手,在這無風的時候,從未抱緊身邊一片秋……」
同是取自五輪真弓的曲的《再見朋友》和《如何寂寞》,前者是寫和情人分手為主題的歌,離別雖是傷感,還希望往後彼此仍作良朋。後者反觀較好:「仍能獨自每晚乾一杯……仍然謝謝過去幾聲問好,原來寂寞會更加安心,原來寂寞並未只得我……」感受那種寂寞心情。
伍婉珊作曲的《是誰感慨》,很有詩的味道,場刊寫道他的作品每每用新詩的手法下筆,這首算是代表作:「車內是漸冷的心頭,車外是漸沉的背後,臨別應該怎樣怎講,也許是全然不緊要……極目凝望窗外……匆匆的腳步不改,到底是誰人感慨?」
說一下那本場刊,潔玲用喜愛的顏色──綠色做底配以原稿紙的方格,內裡歌詞是梁偉文抄的,韋然很欣賞那些字體(時間太急迫,某些歌詞抄錯了,最多是他自己那闋《雨巷》)。解釋一下何以這晚會稱「四人行」?場刊如此寫道:「四個來自不同背景,抱着不同理想的人,在填詞這一點上交匯,互展光芒……」搞此晚會是潔玲的理想,既然出唱片的成數不太高,倒不如搞這類型的音樂會,畢竟刊登在報刊上隔了一層,沒有真正的接觸,其實最大的願望,是可把盡了一切心思寫的歌詞出版成唱片。
整個晚會圓滿結束,隨後我們一班成員,嘉賓韋然,以及該晚演唱者,大家圍在一起談談剛才音樂會的感受,或提出意見。韋然說沒料到是個製作認真的晚會,以為一班人隨便找個地方唱,現聽到那些歌曲他感到欣喜。至於演唱者,覺得那個台頗危險,事實那是用枱來搭成的,時間不足是主因,乃因一月尾開首次會議,二年級護士要應付考試,「四人行」音樂會完結後,她們又需迎接本月尾的重要考試,在成為白衣天使前,每個護士學生,都要經過無數次的考試,一個接一個。為此做這個節目的籌備工夫做得非常急迫,她們艱辛地舉行,付出很大的努力,能得到好的成果,總算沒白費。
大家又說到音樂會用幻燈片作背景不錯,遺憾那放映機臨時出毛病,影象朦朧,我坐在前排也覺看得很辛苦。晚會氣氛輕鬆愉快,演唱者說笑話,令晚會不致於拘謹。該晚四位主角,所揀選的作品絕大部份是佳篇,很多人讚好的有《如何寂寞》和《午夜不眠》等,觀眾反應熱烈。我們談到十一時被迫要走了,姑娘不許我們逗留太久,皆因是醫院地方嘛!
值得回憶的
博主後話:重讀梁佩玲寫的這篇記敘文章,想起當時那四位主角,在歌詞創作上成就最大的自是梁偉文(林夕),何潔玲則樂於當護士當妻子當母親當博客,詞偶然來一首,仍可以讓人眼前一亮!馮德基偶爾也仍有以馮正的筆名為流行歌手填詞,亦不少俗世清音。還有林孝昇,八十年代曾以匡思念的筆名發表詞作,近年其實也還從事在唱片圈裡,久不久會收到他以電郵傳來的新詞作。
近三十年後的今天,環境大不同,業餘創作人只要有足夠的電腦知識,在網上發表作品殊非難事。但說起來,「無網」時代的這種小小音樂會,似乎較浪漫也較有人情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