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黃氏那冊《保衛粵語 ──不容普通話獨攬中國語言文化之解讀權、演繹權與發展權!》裡頭,讀到如下一段:雖則即使是音韻學家也不敢確定梁朝時的聲調的「值」實在是怎樣的,但我們絕對可以相信其時「平」確乎是不升不降的平直的聲調(今日粵語的陰平,調值是55,陽平是11,也是平直的),「上」確乎是向上提升的「厲而舉」的聲調(今日粵語的陰上,調值是35,陽上是13,也是向上提升的),「去」確乎是稍縱而予人逝去的感覺的(今日粵語的陰去和陽去卻都是平直的,其調值分別是33和22,所以這個調可能是普通話以及其他把去聲讀成降調的方言保留得比較好),「入」那種「直而促」的態勢又確乎能予人一種「進入」或者「沒入」的感覺……
從黃氏這段文字可以看到,雖說粵語堪稱古漢語的活化石,但絕對不會百分百是。古漢語平上去入四聲粵語應至少保存了「平」、「上」、「入」三聲,而且還要細分陰陽高中低。可是去聲卻從原應讀為降調變為平直之調,說明這方面去古頗遠。
以前,聽過網友煒明兄說粵語去聲與古代去聲有差別(大意如此),現在像是明白更多了。事實上,現在粵語裡的去聲,「音勢」是跟粵語裡的平聲沒有分別的,唯一差別是音高不同而已。所以,說現代粵語的「陽平、陽去、陰去、陰平」其實是相當於:「陽平、高音陽平、低音陰平、陰平」也不為過。
為何古代原屬降調的去聲,發展到今天的現代粵語卻變成「平直」之調?筆者有一個很不成熟的猜測:由於粵語平聲、上聲、去聲都細分為陰陽,實踐上發現陰去和陽去聲即使不讀成降調,也無損據音辨字的功能。漸漸地,便把古去聲的降調簡化成「平直」的聲調。從另一角度看,這是「懶音」的結果嗎?
設想古人唱聲調時,先讀陰平,然後從較低處爬上,讀出陰上,接着又從高處滑下,讀出陰去。陽系列也是如此,先讀陽平,然後從較低處爬上,讀出陽上,接着又從高處滑下,讀出陽去。這樣唱聲調,又向上爬又向下滑,真是頗富變化和美感的。下面把今天粵人唱聲調的情況與想像中古人唱聲調的情況(有色部份)做個草圖來比照一下:
想起粵人把直寫的筆劃稱作「棟」,一「棟」就是筆端從高至下寫下來,若讀成降調就更形象了。諸如此類,去聲字的音與義應該另有趣味的天地!
阅读(3284) | 评论(16) | 转发(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