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翻開擱下了不知多久的《錢鍾書〈談藝錄〉讀本》來瀏覽,讀到其中一段談詩歌創作中的「翻案」問題,涉及的兩首詩,俱是初接觸的。
一首是蘇東坡的《泗州僧伽塔》:「至人無心何厚薄,我自懷私欣所便。耕田欲雨刈欲晴,去得順風來者怨。若使人人禱輒遂,造物應須千日變。今我身世兩悠悠,去無所逐來無怨。」一首是黃庭堅的《宮亭湖》:「左手作圓右作方,世人機敏便可爾,一風分送南北舟,斟酌神功宜有此。」
東坡詩裡說到,人們耕田時喜歡下雨,收割時盼天晴,可是上天不可能一日千變盡符世間所有人的要求,所以去程時順風,便必然有來程時的逆風,總有順者,也總有怨者。而黃庭堅則「翻案」云,世人機敏,可以左手作圓的時候右手同時畫方(此語出自《韓非子》,但左右手畫的東西相反),而神仙也有能者可以分風,使去的船來的船都得到順風。
對這兩首說理的詩,覺得黃庭堅的「翻案」過於神化,而即使真有這種「一風分送南北舟」的神奇法力,但假如是兩個國家的軍隊都祈禱己方能獲勝,神仙又應當怎麼辦?正如某些地方,執法者拜關帝,犯法者也拜關帝,關帝該為哪一方顯聖呢?
其實有時向神靈祈禱,都不過是想心靈得到一點支撐,縱使虛無,很多時卻也很奏效的,就像醫生給的安慰劑,信者得救。明白到「造物何能千日變」,就會相信,像蘇東坡那樣曠達為人,「去無所逐來無怨」,人生會更快樂些。
阅读(1920) | 评论(8) | 转发(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