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49851276
  • 博文数量: 4599
  • 博客积分: 58701
  • 博客等级: 大将
  • 技术积分: 48987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6-02-22 16:58
个人简介

粵語歌文化歷史研究者,喜歡鑽研文字與音樂的創作,也喜愛數學與棋藝等等。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4599)

文章存档

2023年(5)

2022年(7)

2021年(10)

2020年(6)

2019年(9)

2018年(44)

2017年(82)

2016年(83)

2015年(118)

2014年(142)

2013年(205)

2012年(273)

2011年(307)

2010年(381)

2009年(429)

2008年(451)

2007年(774)

2006年(1271)

分类:

2009-08-16 07:11:04

 
 
  走在人生路上,歧路紛紜,更甚的是選了哪條路卻不可以回頭。又有更多時候,往哪條路去,並由不得自己,彷彿冥冥之中早有安排。好比說198283年間的個別遭逢,它們似是獨立事件,誰知卻都匯到一條大流去:

 

梁美薇(小美)    →《搖擺雙周》↘

                                                                                《新時代》雜誌

文雋                →《青年周報》↗

 

這個簡單的流程圖,交代的是,先得到小美推介,在Keith Yip(葉建華,注意,也曾有一位葉建華填過幾首粵語歌詞,但二者非同一人)出資的《搖擺雙周》寫音樂文字,繼而遇上文雋,邀請在新創刊的《青年周報》寫音樂專欄。後來才知道,《青年周報》的幕後統帥,是當時尚在商台任職的樂仕。

 

  1984年,黃玉郎要進軍音樂雜誌,並以《好時代》為假想敵,找來樂仕和Keith Yip聯手,創辦《新時代》雜誌,筆者在兩邊都有份寫東西,自然沒理由推脫為新雜誌出力,於是,又多了一個專欄要寫。如此這般,專欄越來越多,往好處想,是越寫越有,但壞處肯定更明顯,那就是很易被榨乾,文字質素會降低。但說句老套話,人在江湖,進退兩難,寫的話百上加斤,不寫的話可能自絕後路,後果更恐怖,兩害相權取其輕,唯有咬緊牙齦,百上加斤就百上加斤吧!

 

《新時代》 雜誌創刊號於1984年11月下旬出版

 

  其後,亦出乎筆者意料,樂仕期望我能到《新時代》任全職,這讓筆者面臨另一次人生重要抉擇。固然,《香港商報》的高樑是筆者的恩師,是他引領我進入五光十色的傳媒行業的,捨他而去總是於心不忍。可是在《香港商報》只是做娛樂版工作,自問並不是「八卦」人,對電影業電視圈知的並不多,做下去頂多只能是稱職。流行音樂卻是自己關注較多的,並有濃厚興趣,因此任職音樂雜誌,看來是理想得多。可以說,取捨雖難,傾向卻是明顯的,故此最終是決定跳槽。

 

  說起來,那時在《香港商報》已工作了兩年多,編務基本上手。而想不到就在一個月辭職通知的日子裡,給自己留下一點美好的工作成績。

 

  那是1985年的五月,香港娛樂圈發生了一件驚動全城的大事:翁美玲自殺死了!這時恰逢上恩師高樑要到內地出差,主編的工作交到我手上來。一個新紮小編輯遇上該地的世紀大新聞,簡直慌了。猶記當時還得應付港聞版那邊的老編的需求,因為新聞價值太大了,港聞版有權向娛樂版索取有關的圖文,面對這種報社內部之間的資源爭奪戰,筆者這小輩可謂大長見識,也還慶幸得到資深娛記的指點,才懂其中的分寸。

 

  養兵千日,用在一朝。兩年多來,筆者每天用兩三小時去整頓《香港商報》的娛樂版圖片庫,悶人得很,但這次卻派上用場,在報上做了幾輯翁美玲圖片集。悶人而漫長的時光終於有了剎那而輝煌的回報。

 

  隱約記得,六十年代每有明星去世,報上常會以舊詩詞悼念,今次既然當了主編,便思量着也要寫一首在報導舉殯之日見刊。結果寫了一首《浣溪沙》:

 

       再世黃蓉本慧妍

       是何意態畫中仙

       明眸皓齒奈蒼天

 

       身後是非誰管到

       眼前得失豈茫然

       魂兮返故魘休纏

 

其後曾聽一位友好的同事謂,報社的高層頗欣賞的說。

 

 

 

 

 

 
 
 
 
 
 
 
 
 
 
 
 
 
 
 
阅读(3238) | 评论(14)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

黃志華2009-08-17 07:56:32

回 i -Joel :在下當年搞的圖片專輯都是黑白的,恐怕非是矣。 至於張初先生,是當時報社內的副刊總管(較糊塗的是一直不知他的具體職銜哩),所以,一進《商報》就認識啦。他為人風趣,是我另一良師。去年還曾和他及幾位《商報》老臣子「飲茶」。 我手頭的《新時代》,僅有一兩本。但我相信文化傳信都未必有保存的。  

黃志華2009-08-17 07:56:32

回 i -Joel :在下當年搞的圖片專輯都是黑白的,恐怕非是矣。 至於張初先生,是當時報社內的副刊總管(較糊塗的是一直不知他的具體職銜哩),所以,一進《商報》就認識啦。他為人風趣,是我另一良師。去年還曾和他及幾位《商報》老臣子「飲茶」。 我手頭的《新時代》,僅有一兩本。但我相信文化傳信都未必有保存的。  

黃志華2009-08-17 07:56:32

回 i -Joel :在下當年搞的圖片專輯都是黑白的,恐怕非是矣。 至於張初先生,是當時報社內的副刊總管(較糊塗的是一直不知他的具體職銜哩),所以,一進《商報》就認識啦。他為人風趣,是我另一良師。去年還曾和他及幾位《商報》老臣子「飲茶」。 我手頭的《新時代》,僅有一兩本。但我相信文化傳信都未必有保存的。  

黃志華2009-08-17 07:56:32

回 i -Joel :在下當年搞的圖片專輯都是黑白的,恐怕非是矣。 至於張初先生,是當時報社內的副刊總管(較糊塗的是一直不知他的具體職銜哩),所以,一進《商報》就認識啦。他為人風趣,是我另一良師。去年還曾和他及幾位《商報》老臣子「飲茶」。 我手頭的《新時代》,僅有一兩本。但我相信文化傳信都未必有保存的。  

黃志華2009-08-17 07:56:32

回 i -Joel :在下當年搞的圖片專輯都是黑白的,恐怕非是矣。 至於張初先生,是當時報社內的副刊總管(較糊塗的是一直不知他的具體職銜哩),所以,一進《商報》就認識啦。他為人風趣,是我另一良師。去年還曾和他及幾位《商報》老臣子「飲茶」。 我手頭的《新時代》,僅有一兩本。但我相信文化傳信都未必有保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