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語歌文化歷史研究者,喜歡鑽研文字與音樂的創作,也喜愛數學與棋藝等等。
分类:
2009-04-15 08:34:48
那年暑假,兩個義工團體:黃大仙文教活動促進會及楓社,有見於粵語流行曲的地位日漸提高,也有不少青少年對填寫粵語歌詞躍躍欲試,遂聯合主辦了一個「舊曲新詞創作比賽」,比賽的宣傳做得不錯,參賽者反應也熱烈。筆者對這個比賽的結果並不大清楚,但由於主辦機構很有誠意的把參賽作品中較優秀的一批編彙成冊,我偶然得到一冊,發現小美當時還是學生身份,而所填的一首舊曲新詞《故樓懷舊》是學生組優勝作品。
這小冊子裡,還有幾個頗面善的名字,如學生組中的何潔玲、馮德基、林孝昇,公開組中的盧永強、黎俊傑、黃國輝等。事實上,何潔玲、馮德基、小美在八一年香港電台主辦的「城市民歌公開創作比賽」中又再碰頭,他們分別奪得該比賽舊曲新詞組的冠、亞、季軍。而林孝昇後來也替區瑞強填了不少作品,近年且改了個筆名叫匡思念。盧永強現時也是專業寫詞人了,而他與黎俊傑、黃國輝二人好像都曾任職過無線的編劇。
所以我常驚嘆,這「舊曲新詞創作比賽」是個出人才的比賽,這個比賽在八零年也續辦了第二屆,參賽者基本上還是那一群,也多了一些新名字,林夕就是其中一位,他在比賽中的表現也是很突出的。
縱然小美、林夕二人重看他們當年這些參賽作品也未必感到滿意,但從這些舊作中,應可以一窺他們當年的創作方向。就如八零年那一屆,小美獲進入決賽的作品是調寄《忘了我是誰》的《離鄉淚》,而林夕獲進入決賽的作品是調寄《Circle Game》的《昨天園外》及調寄《Sound of Silence》的《兒歌》。這三首作品,都各有獨特之處。
小美的《離鄉淚》,據知是因臧克家《逃荒》一詩引發出創作靈感,而她在作詞寄語中還寫道:「越南及內陸難民成為創作素材,本身處於無根之殖民地香港亦有『難民』之感,因而成詞。」
詞中有云:「……踉蹌奔遠方,難掩心裡慌,晝晝夜夜在海中,滴滴淚含浪。如今天已光,難得心裡安,每晝每晚記家鄉,獨恨皓月正圓亮……」寫難民,比盧國沾的《螳螂與我》還早呢!
由此而想到,小美當時即使未必是受「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的主張影響,卻也是很自發的把對時事的感受通過歌詞表達出來。
林夕的《昨天園外》,看內容與原曲《Circle Game》有點點兒相近,但寫來自有其獨特的風貌神采。他試圖通過歌詞,把一個女孩心理上的轉變及成長過程描繪出來:「昨天園外小小女孩灌澆,漫天黃葉風中處處,為它忘趕哭泣與困擾……夜深人靜小小女孩看天,細數奇妙星光處處,問它何日光輝變渺小……點點浪花隨着海潮,韆鞦睡夢間在風裡搖,你我無法求望星光重耀,你我惟有回天真的年月快樂多少,風車一轉一轉像以往消失了。深秋初冬不覺遠山的黃葉凋,不再問星群,她心中已知曉,新的夢想無限遠遙期待她,直到她蒼蒼鬢雲不嬌俏。」
林夕這裡恰與小美相反,以種種熟見的意象去刻劃女孩子的心理變化,而始終不脫多愁善感。不過,即使是以這樣一個角度下筆的歌詞,在中文流行歌詞中還是十分罕見的,要多舉一例也很困難,至少,腦海暫時一片空白,一首相似的也聯想不到。
這些作品也早奠定了小美和林夕的歌詞風格,前者是概括的,後者是細密的;前者宜寫實,後者宜寫意。
對比起小美、林夕今天的作品,也可知道,業餘寫詞與專業寫詞是大大不同的。業餘寫詞,是自娛的,甚麼題材都可以寫,而即使參賽,也可拿一些題材獨特的作品參加;但專業寫詞,卻需要考慮很多限制,如是否符合歌星的形象、是不是市場的需要等等。所以,小美和林夕開始替歌星填詞以來,就感到二人都逐漸受到一些掣肘,小美更再未見到有如《離鄉淚》這樣反映時事的作品出現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