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語歌文化歷史研究者,喜歡鑽研文字與音樂的創作,也喜愛數學與棋藝等等。
分类:
2009-03-29 08:51:55
以下是這71首作品的一些的統計:
確認是先寫歌詞才譜曲的作品 45首
估計是先寫一段詞,譜曲後再填其他歌詞的作品 11首
確認是先寫曲後填詞的作品 14首
難以判斷詞曲孰先孰後的作品 1首
陳寶珠主唱(或有份演唱)的作品 19首
此外,表二所列出的35位作曲人,筆者肯定其來自粵樂粵曲界的有13位:
潘焯 盧家熾 胡文森 吳一嘯 李願聞
龐秋華 羅寶生 柳生 黃俠魂 葉紹德(存疑)
馮華 冼幹持 朱毅剛
非來自粵樂粵曲界的也有13位(組):
鄺天培 何海淇 趙一琛 王純 簫笙
陳自更生 梁光漢、綦湘棠 梁樂音 于粦 草田
小田 黃霑 顧嘉煇
不能肯定是否來自粵樂粵曲界的有9位:
鄺海量 孫志鵬 楊子 譚英 劉宏遠
白文彪 陳直康 文永 周渠
可見表面上來自粵樂粵曲界的作曲人與來自非粵樂粵曲界的作曲人的人數是不相上下的。不過如果仔細看看,「非來自粵樂粵曲界」的一群,產量是較少的,而其中于粦、簫笙二人的歌曲寫法都是以先詞後曲為主,風味傾向傳統粵曲,因而實際上仍是傳統的力量佔上風。事實上,雖然缺乏具體數據支持,可是,1960年代,即從1961至1969年間的粵語電影原創歌曲,曲調創作量最多的幾位應不離潘焯、柳生、羅寶生和于粦四位,而這四人的寫法都傾向傳統粵曲風味的。
再回看之前所列的具體數據,71首原創電影歌曲裡,有45首是先寫歌詞然後譜曲的,即佔的比重近63%,若加上那些先寫一段詞來譜曲後再填詞的這類作品的話,比重就更大!這可說是客觀上反映了傳統粵曲風味是這些電影歌曲的主流。
在這裡,筆者想交代一下,是怎樣判斷這71首作品裡,哪些是先有詞後譜曲?哪些是先有曲後填詞?這是有一些基本準則再加上經驗判斷。最主要是看旋律的結構,如果是比較鬆散的,很少使用反覆、模進等手法的,一般會是據詞譜曲而造成的。其次可考察詞曲配合的關係,比方說一字而唱多個音的,又或者同一字句而配上很不同的旋律,亦可判斷它乃是先有歌詞的。其實,在詞先曲先的判斷上,只要在旋律寫作及粵語曲詞填寫兩方面都有較豐富的經驗,那是不難辦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