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49853471
  • 博文数量: 4599
  • 博客积分: 58701
  • 博客等级: 大将
  • 技术积分: 48987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6-02-22 16:58
个人简介

粵語歌文化歷史研究者,喜歡鑽研文字與音樂的創作,也喜愛數學與棋藝等等。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4599)

文章存档

2023年(5)

2022年(7)

2021年(10)

2020年(6)

2019年(9)

2018年(44)

2017年(82)

2016年(83)

2015年(118)

2014年(142)

2013年(205)

2012年(273)

2011年(307)

2010年(381)

2009年(429)

2008年(451)

2007年(774)

2006年(1271)

分类:

2009-03-13 07:42:49

 
  吳志森在他報說:「有形的歷史建築需要保育,無形的歷史文化更不應任其自生自滅。粵劇是廣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份,因為沒有經歷文革,從未間斷地保留了香港粵劇的特有色彩。政府每年用數億公帑資助管弦樂、中樂、芭蕾舞、話劇、但對粵劇卻沒有任何政策……」
 
  近期,因為新光戲院續期、北九龍裁判法院的歸屬揭盅,粵劇的存亡與發展備受關注和議論。不過,筆者本文卻不是要談粵劇,而是想談另一種也幾乎瀕臨滅絕的粵語音樂文化,而這種文化,介於粵劇、粵曲、粵樂(或稱廣東音樂)之間,從來沒人認真重視,真的是任其自生自滅。

 

  筆者所指的,是上世紀三十年代至七十年代之間,由活躍於粵劇、粵曲、粵樂界的音樂人創作的「小曲」。可是,稱「小曲」其實是很不準確的,何況粵劇界長期尊崇梆黃輕視「小曲」。事實上,想起當年這類新創作的「小曲」在梨園中還有一個很有貶義的代號:「生聖人」,就知道「小曲」的地位從來不高。

 

  去年跟高胡大師余其偉談起這類創作「小曲」,基於絕大部份都是根據曲詞譜成的,彼此同意可稱作「詞化粵調」,雖然未感盡善盡美,但至少點出這類作品的特點,又免去「小曲」所予人的不必要聯想。

 

  其實,粵樂(廣東音樂)向來有一種外省地方音樂沒有的特色,但這特色對廣東人自己來說,卻過於普通,以至常常不察覺,當然,外省人就更難於察覺了。筆者所指的特色是──可以填上詞而歌唱之。不妨想想,大部份的廣東音樂,只要稍著名的曲目,諸如《雨打芭蕉》、《平湖秋月》、《流水行雲》、《昭君怨》、《雙聲恨》、《步步高》、《龍飛鳳舞》、《青梅竹馬》……等等,都曾填詞演唱。其他的地方音樂如江南絲竹等等,大抵是沒有這類情況的罷。「詞化粵調」卻剛好是反轉過來,由曲詞出發,經過音樂家譜曲而成歌調。「詞化粵調」無疑對粵劇、粵曲和粵樂都有很大的裨益,既增加了粵劇、粵曲填寫「小曲」的選擇,也豐富了粵樂的演奏曲目,比如說,著名廣東音樂《春風得意》,原是一首來自電影歌曲的「詞化粵調」,名叫《凱旋歌》。又比如王粵生寫的多首「詞化粵調」:《絲絲淚》、《紅燭淚》等,現今常常以純音樂版的面貌出現,成為廣東音樂中的名曲。

 

  據筆者個人的一點研究,在上世紀三十年代至六十年代,香港曾有大量的「詞化粵調」產生,其具體數量雖不知,估計應有數百首。它們有三大來源,一源於粵劇,一源於粵曲,另一來源則是電影歌曲。不過,在五、六十年代,「詞化粵調」以來自電影的數量最多。此外,在四十年代末到五十年代初,也頗有一些創作者喜歡一手包辦「詞化粵調」的詞與曲的創作,而且往往是獨立的創作,並非為某劇、某曲、某影片而寫。筆者在黎紫君編的《今樂府詞譜》裡,就見到好一批這類一手包辦詞曲的「獨立創作」。

 

  問題是,「詞化粵調」雖曾大量產生,流傳下來且常為人傳唱的卻不多,大約是總數的十分一多一點罷。究其原因,或許真是受「小曲」之名所累,比如說,以前的伶人,唱的不是粵曲就是折子戲,誰會單獨唱一點「詞化粵調」,也很少願意把「詞化粵調」灌唱入碟。另一原因則可能是由於先寫詞後譜曲,礙於粵語聲調的限制,旋律結構易變得鬆散,不易記也不易上口。

 

  然而,不管「詞化粵調」的存活率有多低,但它確曾在香港興盛過繁茂過,是香港又一無形的歷史文化。每當唱起梁漁舫的《胡不歸》、邵鐵鴻的《紅豆曲》、已難以考證原詞原曲作者的《夜思郎》、王粵生的《荷花香》、《紅燭淚》、朱毅剛的《胡地蠻歌》等等「詞化粵調」中的經典,便禁不住地問:「創作『詞化粵調』的歷史是否已經終結?它能重生嗎?它有將來嗎?」環顧一下,「詞化粵調」的創作能手諸如王粵生、盧家熾、潘焯、陳冠卿等等,十有八九俱已仙遊而去,誰來薪傳這類創作?想到這裡,真感到是瀕臨絕種!

 

  現實看來是,任「詞化粵調」自生自滅的,正是我們大家──誰都沒有重視過它,比起粵劇、粵曲、粵樂,它算甚麼?但筆者認為,「詞化粵調」絕對是傳統粵語音樂文化的重要一員,猶如上文所言,它對粵劇、粵曲和粵樂都有很大的裨益。筆者相信,如果我們重新讓這種創作文化活過來並蓬勃起來,會大大豐富我們的文化生活。香港人最喜歡搞比賽,那麼何年何月,就搞搞「詞化粵調」創作比賽,如何?即使單從廣東音樂而言,在過去好一些日子,當我們考慮和思索廣東音樂創作的方向,常常都忽略了上文所說的兩項傳統──即「可歌」、以及「詞化粵調」轉化成純器樂曲。也許,廣東音樂創作的未來發展方向,至少在某些時候可以試試回歸上述這兩項傳統。相信,這會使廣東音樂的發展變得多樣化,也在某程度上再次親近民眾起來。

 

  按:本文昨天刊於《信報》文化版。

 

 

 

 
 
 
 
 
 
 
 
 
 
 
 
 
 
 
阅读(2325)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