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語歌文化歷史研究者,喜歡鑽研文字與音樂的創作,也喜愛數學與棋藝等等。
分类:
2008-12-07 08:26:14
一 伍詠薇《不想愛失去》
二 優客李林《昨日、今日、永遠》
三 關淑怡《難得有一個關淑怡演唱會》
四 林子祥《祥情廿載》
五 陳慧琳《陳慧琳 仙樂飄飄》
六 Dadawa《Sister Drum》
七 郭富城《風不息》
八 鄭秀文《其後》
九 張學友《過敏世界》
十 李蕙敏《秘密》
在這個抽樣調查中,首名伍詠薇的新唱片的銷量是次名的兩倍多,是第十名的六點五倍弱。
處女碟新推出又適逢暑假尾,伍姑娘唱片有如此銷售成績,該可放下心頭大石罷。
優客李林、關淑怡、林子祥的唱片都算是「精選」類型,在淡季仍有一定銷量並不奇怪。倒是Dadawa的《Sister Drum》(即朱哲琴的《阿姐鼓》)在推出多個月後,仍能在淡季中力壓天王和鄭秀文,就甚驚奇!西藏元素確是個好賣點,雖然,也有個別人覺得此碟西藏味不夠,但何妨先讓普羅大的眾接受這淡淡的藏味。估計《阿姐鼓》還會長賣好些日子,大陸音樂真不可小覷了!
x x x
說到大陸,這些日子以來,本地也頗有些樂隊貪價廉物美,愛到北京錄音,這不但間接促進中港流行音樂的交流,連香港樂隊的創作也明顯受到影響。
看看亞龍大樂隊的《大車店》專輯裡,出現了《俯身》、《故鄉》等歌曲,而太極樂隊的新唱片《Utopia》裡,也有《天安門的風箏》、《望故鄉》等作品。這都是他們在北京工作了幾個月的日子裡,因其所見所聞而流露出來的感想。
這些作品,未必賣錢,也不如情歌那樣能獲大眾共鳴,但卻肯定是發乎這群「番樂仔」(有「番書仔」當然有「番樂仔」了)內心的創作。他們終於發現而且肯面對諸如故鄉、香港人與大陸人等問題,於是他們的唱片也實在起來,不再輕飄飄不見血肉。
x x x
「對人、事、社會的憤怒控訴,是否一定要用激烈甚或不雅的言詞去表達?
一個不雅的圖片或手勢是否該放於唱片封套?
政府有沒有甚麼部門去監管這類商品,又可能是有影響人心、年青人的商品?」
又是「不雅」問題!這是某報專欄中,某作者因黃秋生新唱片而產生的疑問,事緣該唱片封面有不文手勢圖片,而歌詞裡也有些「三字經」夾雜其中。
開明人士都不主張禁這禁那,認為應該讓創作人盡情表現人性的多元。但筆者也很體諒某些傳媒為了不讓心智未成熟的少年兒童過早接觸某些東西而禁這禁那,這是他們作為大眾公器的責任,無可厚非。譬如地鐵抽掉「冇膠籃用」之類的廣告,就做得很對。
當然,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三字經」也早有無數化身,諸如《李老闆》、《打救你》、《少你一個》這樣的歌名,聽者會心,衛道之士卻頭痛不已。日後,中文歌詞可能還會出現占美魏筆下的「西門九鳥」,又或由來已久的「李露薇」、「地理農務系」……之類之類,日新月異,成為欣賞流行曲的趣味之一。
但也只是趣味而已,如果徒有趣味而無血肉,也不過是不入流貨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