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語歌文化歷史研究者,喜歡鑽研文字與音樂的創作,也喜愛數學與棋藝等等。
分类:
2008-12-06 07:44:26
說文化,文化也太無所不包,但文化刊物談的文化,又好像有個無形的國界,出界的就不是文化了。只是,這個「界限」,是各人都不同的,讓甲乙丙丁四個人來畫,肯定不會大小完全相同邊界完全重合,而是四個人四個樣。做為讀者,只好看看可有自己心裡那無形的「文化疆界」裡的東西,沒有的話那只好丟下算了。或者正因為這樣,文化刊物在香港總是滯銷。
看看這一期的《文化現場》,頗有一批文章是筆者感興趣的,例如連封面故事構成一組有關時裝的文化討論的專題文章系列,一篇專題報導「告別新光 ── 一個民間藝術重鎮的失守」,以至一些特約作者的文章:「卜公碼頭的殖民美學」、「勿重建天星」等等。有了這些鴻文,雜誌雖然是免費從大學處得回來的,卻是不肯丟棄的。
筆者比較關心香港的流行音樂文化,也關心香港傳統的戲曲文化──粵劇,所以當讀到「告別新光 ── 一個民間藝術重鎮的失守」這個專題報導,也很感激辦這份雜誌的朋友對文化國界的圈定尚不致太狹隘。那報導裡很能突顯新光戲院對香港傳統粵劇文化的重要之處,學者張秉權在訪問裡說:「新光戲院較接近中國戲棚,而政府用地則是有規矩限制的現代劇場,與傳統欣賞中國戲曲的那種很隨意的風格不盡相同。」說得誇張點,新光戲院的命運是香港粵劇界的「九七問題」!
由此而想到,環境與文化是互動的,環境變了,文化就不可能保持原樣,會跟着變遷,變得跟原來不一樣。舉個例說,現在香港的城市環境,已經使流行曲不再是從前的樣子,甚至都不該稱為「流行曲」吧!因為,在1980年初及以前,香港樓宇一般並不高,高的才十多二十層,那時黑膠唱片還很盛行,而唱片店數量跟現在的7.11便利店比起來是不會少得太多的,每當經過這些唱片店,閣下就能聽到最新流行的歌曲在播放。不但這樣,有些商店也會播歌,而某些樓宇內也會傳來播唱Hi Fi的歌曲,所以走在街上,閣下會完全感受到某首歌曲在「流行」,而不需聽電台看電視。但八十年代中期以後,香港已經起了大變化,上述的「流行」環境早就不復存在,而今走在街上,是沒法感受得到有歌曲「流行」的。所以你隨便找一位平日很少聽流行曲的路人,問他近日最流行的是哪首歌,他是會完全說不出的!
顯見,文化這東西,光是聽或者看是不夠的,很多時還要親臨其境,才容易較好地感受到它在當時當地的意義和精神。但當環境變遷了,根本沒法親臨其境的時候,其中的文化就最易被誤解。所以筆者敢說,假如閣下在上海有緣讀到《文化廣場》,那並不表示你能了解香港當下的文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