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語歌文化歷史研究者,喜歡鑽研文字與音樂的創作,也喜愛數學與棋藝等等。
分类:
2008-07-11 06:48:51
在我們的社會裡,所有階層的人都在消費流行文化,這種現象很廣泛;話雖如此,把流行文化與下層社會連結在一起的傾向依然存在。我幾乎每次參加雞尾酒會都會發現,有賓客對於自己沒有電視、不看電影、不玩電玩或不看漫畫之類的事,感到無比驕傲。但不知為甚麼,如果說「我連書都沒有」,這種說法的份量就不同了!然而這些講法在現代同樣都是愚不可及的。(頁31)(即使是看書,也很應該弄清楚看的是甚麼書吧!看倪匡亦舒的是否就不如讀納蘭詞的?看食經股經馬經的是否就不如看旅遊導賞古玩指南的?這裡頭的種種文化大有研究之處)
從邁入二十世紀之後,許多連環漫畫的畫者都擁有藝術學校的背景,而且也通常修過美國一流現代畫家的課,或者與這些畫家當過同學。這些人通常會直接引用和反應了特定的畫家和這些畫家的作品。在哪一種意義上可以說他們的作品「俗不可耐」?(頁33)(通俗藝術和高級藝術向來都有很多交接地帶,不獨漫畫文化如是,尋找並展示這類交接點,往往趣味盎然)
在必須為愛好作辯護的時候,就會用純粹否定的方法拒絕接受其他的愛好,而堅持自己的愛好,這種現象並非偶然,在愛好的問題上,所有一切的決心就是要否定其他,有關這一點,沒有任何方面要比愛好的問題來得明顯。愛好或許最主要就是「反感」,這種感覺是因為對於別人的愛好感到震驚、或無法忍受(讓人「生氣」)所造成的。(頁89)(愛好有時會變成「道德恐慌」……)
流行文化的直接性常常就被解讀為對身體和社會體(social body)都失去控制的危險現象。德國社會學者艾里亞斯主張,在文明世界裡,人的衝動被加上限制之後,留下過剩的情緒就必須排放出來,社會於是創造機會例如運動賽事或流行電影,讓民眾的情緒爆發出來,做為一種控制……(頁89)讓我感興趣的是,男性在我們的社會裡經歷了極大的痛苦卻不得公開哭泣,而鄉村歌手則起了「專業悲悼者」的作用。(頁90)……道德改革家通常把最尖刻的評論集中在以身體為中心的類型,讓他們表示憂慮的是「色情類對性高潮的描繪,恐怖類對暴力和恐懼的描繪,以及通俗劇對哭泣的描繪。」特別讓這些評論者氣餒的是……電影鼓勵我們去經歷強烈的身體和情感上的體驗,因而情不自禁地衝動起來,而這股衝動在我們文化裡的其他領域是被排除的,但在這些公共娛樂活動裡似乎可被容許。(頁91)。(以此觀之,了解流行文化並不單單是文本解讀就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