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48828423
  • 博文数量: 4599
  • 博客积分: 58701
  • 博客等级: 大将
  • 技术积分: 48987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6-02-22 16:58
个人简介

粵語歌文化歷史研究者,喜歡鑽研文字與音樂的創作,也喜愛數學與棋藝等等。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4599)

文章存档

2023年(5)

2022年(7)

2021年(10)

2020年(6)

2019年(9)

2018年(44)

2017年(82)

2016年(83)

2015年(118)

2014年(142)

2013年(205)

2012年(273)

2011年(307)

2010年(381)

2009年(429)

2008年(451)

2007年(774)

2006年(1271)

分类:

2008-07-08 07:41:01

 

 

潛藏問題(上)

 

  「怎樣使兒童黑白棋課有足夠參加人數?」筆者覺得這個問題很清楚,沒有甚麼含糊之處。當然,要解決這個問題,首先要反過來問:為甚麼兒童黑白棋課參加人數總是不足?由此,引發的主要問題至少有下列五項:

 

1.          黑白棋在香港的流傳情況怎樣?

2.          家長對黑白棋有怎樣的認識?知道它的好處嗎?

3.          家長為甚麼要孩子去學黑白棋而不是圍棋、中國象棋……?

4.          課程的收費、人數要求合理嗎?舉行的地點適中嗎?宣傳足夠嗎?夠資格去執教嗎?

5.          是開設兒童黑白棋課的適當時機嗎?

 

  第一個問題,最簡易的觀察是到街上的商店走走看,看看他們售賣的棋具的比例如何。結果,是大部份商店要是有棋具售賣,入貨最多的總是中國象棋,其次是圍棋、五子棋、國際象棋以及諸如鬥獸棋之類的兒童棋具,黑白棋棋具則時有時無。而大型玩具連鎖店「玩具反斗城」很多棋類都有展售,獨缺黑白棋!記得九十年代中後期,像崇光或吉之島等日本百貨公司,都曾有很高檔的日本出產的黑白棋棋具展售,不過肯定是貨品售出不的多──要百多元至二百多元一副,要不是非常喜愛下黑白棋的,誰會買?新世紀以後,兩間日本百貨公司都不再展售這些高檔黑白棋棋具了。商品市場往往是先有「求」而後有「供」,這種簡單的現象觀察說明黑白棋在香港流傳並不廣泛,需求黑白棋棋具者並不多。

 

  第二個問題,如果有條件,應該切實地去做一個問卷調查。相信會得出較全面的認識。不過,現在但憑筆者多年來的見聞,其實也可以說出與事實相去不會太遠的狀況。比方說,內地不少棋友在推廣黑白棋時都會碰上人們同一的反應:「黑白棋?是甚麼棋?是圍棋嗎?」顯見,一般人根本不知有黑白棋,而一聽說「黑白」,首先想到的是圍棋!一般香港家長,對黑白棋的認識,大抵亦是這般景況,遑論知道黑白棋的好處了。

 

  簡單回顧一下黑白棋在香港的發展,相信亦有助對第二個問題的了解。其實,黑白棋是一個很年青的棋種,它是由日本人長谷川五郎根據歐洲人的棋戲Reversi改良而成,並以莎士比亞四大悲劇之一的Othello命名。1973年,日本成立「日本才乜口連盟」(按:才乜口是Othello的日語音譯),舉辦第一屆全國黑白棋大賽。此後,黑白棋在日本越來越普及,現今在日本,愛下黑白棋的人數是遠超下圍棋、日本將棋的人數的1977年,人們舉辦了第一屆黑白棋世界賽,也是同一年,黑白棋開始傳入香港。那是19774月的時候,「萍果牌牛仔衭(texwood, The apple jeans)」在報上和電視上做了一個宣傳廣告,主題是「萍果牌牛仔衭介紹益智遊戲萍果棋」,謂「凡買任何萍果牌出品一件,即可獲換領券一張。憑該換領券,另加港幣$4.90,可到下列各換領處,換取萍果棋一副」。而報紙上的廣告,更有「捉萍果棋,其樂無比」的標語。這種「萍果棋」,就是Othello。據棋友憶述,電視上的廣告是由當時正走紅的周潤發和繆騫人主演的,其中繆騫人還有這樣的台詞:「捉萍果棋可以鍛鍊思考,提高生活情趣。」嚴格來說,那時的「萍果棋」是「紅綠棋」而不是「黑白棋」。

 

  現在是很難考據這次商業宣傳反應是否踴躍,但無可否認,「萍果棋」這個名字卻是深入人心的,而且很快便給誤傳為「蘋果棋」,由是使人們形成一個刻板印象──那是小孩子玩意。這對於香港黑白棋愛好者而言,在推廣上就遇到先天的困難,比如說,搞公開活動時該叫它是甚麼棋才恰當呢?叫「蘋果棋」會太孩子氣,叫「Othello」又沒幾個人聽過,叫「黑白棋」則正如上文所說,人們會以為是說圍棋。新世紀以後,華人棋友覺得還是稱作「黑白棋」較好,並漸漸取得共識。

 

  由此可知,黑白棋在香港的流傳情況,可能會比在大陸或台灣等社會更差,就是因為當初以「萍果棋」的形象登陸。所以,一般的香港家長,要麼毫無認識,要麼還殘存「萍果棋」的印象──那不是不登大雅之堂的小孩子玩意嗎?

 

  面對這樣惡劣的境況,除了在宣傳活動上,說盡黑白棋的好話外,也只能在課程簡介上寫得有吸引力些。比如在法住機構的課程手冊上,筆者這樣寫:

 

  黑白棋在香港又名蘋果棋,是國際知名的棋戲,在歐美各國或是日韓等地區,甚是流行,它易學難精,在國內則更獲喻為「枰中太極推手」。

  這種棋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凡是下棋所要具備的素養:比如精確的計算,冷靜的判斷力、面對逆境的沉著能力等等,在對弈此棋時都不能缺少……

                                                                ──黑白棋棋藝班

 

  ……必須有優異的專注力、分析力、決斷力及毅力,甚能啟發兒童的心智,並幫助培養良好的人格,有助家長與兒童溝通,是極佳的親子活動……

                                                                ──黑白棋親子班

 

  在Y君的多元智能課程及暑期班的課程小冊子裡,筆者寫的簡介則如下:

 

  黑白棋(Reversi)跟圍棋看來有點相像,而有趣的是不少地方是恰好相反。比如圍棋是要圍捕對手的棋子,但黑白棋往往是迫對手圍著自己的棋子,要做到這一點,往往是很難的。要懂得很多棋理與技巧。這種看似簡單其實複雜的棋,在日本、歐美等地方都很流行,這從外國的遊戲網站就可得知。

  黑白棋的世界賽亦已辦了三十年,近年都有廿多個國家地區參加,中國去年亦取得不錯的成績。

  這種又以莎士比亞的名劇Othello命名的棋戲,在國際上有句名言:A minute to learn, a lifetime to master!對於小孩子而言,黑白棋最大的吸引力是每一步都可以吃棋,但會讓他們大大驚訝的是,原來一開始便瘋狂吃棋竟是最愚笨的……小朋友在學棋過程裡不但能掌握下棋的初步技巧,更能培養出良好的思考能力及破除慣性思維的創意,並以健康的態度面對勝負……

 

  不過,不管這些課程簡介寫得是否確有吸引力,是否確寫出了黑白棋的好處,它是被動的,對於一般課程小冊子的閱讀者而言,往往是先讀自己感趣的,而像「黑白棋」這樣的項目,對不認識它的閱讀者而言,即使瞥見了也會立刻跳過。又假如即使他有興趣閱讀了,這時便會產生上文陳述的第三個問題:「家長為甚麼要孩子去學黑白棋而不是圍棋、中國象棋……?」而且往往蓋過第二個問題中的後一個問題:「(家長)知道它的好處嗎?」

 

  這對有意推廣黑白棋的朋友而言,那是更嚴峻的現實環境。且不說公園裡的叔叔伯伯每天都要弈個不亦樂乎的中國象棋了。單是圍棋,就可以搶盡鋒頭。圍棋是國粹,有幾千年的文化積澱,它的頭頂有一個大大的光環。早年,日本的一部動畫電視劇集《棋魂》,無論是在日本本土,還是在大陸和香港,都掀起熱潮,據知不少小孩子都主動要去學圍棋。因此,香港兒童學圍棋之風一直熾熱。在2005218《明報》的「教育及職業博覽特輯」裡,有一篇題為「修讀香港圍棋初級導師證書課程」的特稿說到:「現時香港大約有400人達到『段』的水平,當中卻只有不足100人為全職圍棋導師。去年全港約有九千餘人學圍棋(由香港圍棋協會會長張大朋提供資料),導師因而供不應求。(根據台灣的經驗,估計香港棋運到達高峰期時,約會有十萬人學棋)……」而在同一版面的廣告裡,還可以知道,一個圍棋助教的時薪約$100-$250,而一位圍棋教學班導師的時薪則達到$300-$800。這是2005年的情況,而現在,學圍棋之風還是很盛,除了見到許多青少年機構都有設圍棋班,亦有不少專門的圍棋學院,甚至有「香港兒童棋院」。

 

  看看「香港兒童棋院」的簡介單張裡的文案:「圍棋是中國文化瑰寶之一,中國傳統常以『琴棋書畫』衡量一個人的學養,當中『棋』指的就是圍棋。蘊含文化、禮儀、哲理、兵法、治國策略及至宇宙天象等內涵。近年多項研究顯明接受正統圍棋教育薰陶的孩子不但在常規教育中進步顯著,且在逆境解難的素質提升尤其突出。圍棋能培養孩子們清晰的判斷力,沉著的專注力、敏銳的思考力、勝負心的調適,入讀大學時增加學分……」嗯,連入讀大學時能增加學分都點出來了,對家長的吸引力可說是大得沒法抵擋。

 

  顯見,現實是,很多兒童會受《棋魂》的影響而主動要去學圍棋,而家長當想到要孩子去學棋,第一個念頭當然是要去學中國文化瑰寶之一的圍棋。至於黑白棋,恐怕念頭多轉幾個,都沒能浮現出來。

 

  說起來,要是比較圍棋和黑白棋,黑白棋弈畢一局所耗的時間總是較短的,這對於繁忙的現代人來說,應是更適合的。事實上,在很多網上的遊戲站,黑白棋高手往往都是快棋高手,他們喜歡把對局時限設定為一分鐘:即一局棋每人只有一分鐘的思考時間,超時就算輸,但他們居然仍可以常常立於不敗之地!中國象棋、國際象棋、日本將棋等是不可能設這樣短的時限的,圍棋就更不可能。筆者相信,黑白棋弈畢一局耗時較短,對小孩子是較合適的,因為小孩子的專注力較低,耐久力也較弱,與其以圍棋違反人性地增強孩子的專注力和耐久力**,筆者覺得較投合孩子那較低的專注力、較弱的耐久力的棋戲,應是黑白棋,那是更符合教育上循序漸進之道。只是,這些好處又如何讓一眾家長得知呢?

 
 
 
 
 
 
 
 
 
 
 
 
 
 
 
 
 
 
阅读(1936)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