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容盛鬋 觀念改變(1956-1961)
個人認為廣東音樂,它的早期發展過程起自農村,自從進入城市後就有了不同蔓延的路向,分別在上海、廣州及香港,不過都一例處於自流狀態,大約到了1954年間左右才由廣州方面的歌樂界工作者發動組織起來,進行整理研究。之前,作曲者自作、奏曲者自奏、聽曲者自聽,但求怡情絲竹且消閒,旋律動人的就流傳開去,受到歡迎的就給保留下來,唱片公司當作副產品,大眾則視為粵劇粵曲的旁系,未嘗受到正式看待。1956年時,香港的廣東音樂發展上突呈異常,由於多間新唱片公司成立,如大長城、南聲、捷利、中勝等等,大量生產粵曲唱片,廣東音樂由此而相隨豐收,那時多稱為音樂譜子,期期新鮮,除許多舊譜新奏外,不少是名家們的嘔心新作,好些都受到歡迎,流行至今,例如《銀塘吐艷》、《紅燭淚》、《流水行雲》、《思春》、《月影寒梅》、《賣雲吞》、《春風秋雨》等許多許多,陸續面世。此際雖然管雜弦繁,嘔啞不絕,但從來沒有人在文字上稍加涉及,更談不到作專題介紹或討論了。人就是這樣,情深轉似痴,個人在此刻竟然興起了一種使命感,意會到單純追求個人怡神悅意,了無意義,又想到盛衰有期,倘若不在及時做點推廣或整理工作,時機一過,再難着手。年青人畢竟有點自負、自信和傻勁,也着了那句:「愛不是擁有」的道兒,自念雖然不懂操竹持弓,大可做些人所不做或不屑去做的工作,替所愛──廣東音樂作敷塗打扮,或學術上的檢視整理,更有意思。以今天的眼光來看,這種態度和工作性質,十分小兒科,而在當時的社會情況下,實在可算是獨特和拔高。於是坐言起行,擬訂計劃,安排程序,明確方向,不斷在力幹又學習。那時的報章、刊物,多會不接受音樂性的稿件,更何況街頭巷尾隨處可聞的廣東音樂,末道小節,有何可論?只有兩三份會正視認為這種出於民間風尚的藝術,樂為刊出。我是從第一篇「從賣雲吞麵說到廣東音樂的精彩」起,就開始了好幾年咬筆頭的生涯。至於其中甘苦,或有甚成績收穫,不擬在此重提,只自覺曾經為所愛而埋頭力幹而捨割犧牲,也就開心!
不過在當時訂出怎樣一個工作方案,卻無妨公開一下:
一、收集新舊曲目,進行整理,研究,並去正本清源。
二、用文字技巧去潤飾樂曲的內容,使趣味化,利於介紹。
三、為了清楚樂曲的抒發真意,探訪或去信原作者。
四、收聽中央廣播電台,了解國內民間音樂的近況。
伊人憔悴 徒嘆奈何(1986)
自從輟筆之後,舊情尚在,仍然會留意到廣東音樂的一些情況,而說來或許令人不悅,說是潮流原因也罷本身問題也罷,前景是淒涼萬狀的,豈是我所願?事實如此。
個人的印象所得,概括地來說,香港的廣東音樂打從《思春》再報春來起,到了《妝台秋思》而群芳凋盡,廣州由《忠王李秀成》號令開拔,而止步於《春到田間》,再未見有一令人驚喜的新作足以解懷。至於《山鄉春早》、《喜開鐮》及《珠江抒懷》較堪一聽,而與以往的作品相較,總見有欠風神韻致,尤其樂句的前端,其模式脫不掉《春到田間》的吐屬,相隨相因,近乎定格。其他問題在個人看來,可探索之處甚多,奈因篇幅已浪費不少,也該識趣結束了。
人雖投老,獨係對於廣東音樂,我尚痴情無限!
讀罷區老遺文,亦對廣東音樂的光輝歲月緬懷不已,而有一點要補充的是,其實香港自《妝台秋思》之後,應該還有特為《鳳閣恩仇未了情》(此劇誕生於1962年,是香港大會堂開幕節目之一)一劇而寫的《胡地蠻歌》,在大眾間亦是傳唱不輟的,不過這首廣東小曲似乎不見有誰作過純音樂演奏。再說,《銀塘吐艷》、《紅燭淚》、《胡地蠻歌》皆先詞後曲之作,其實廣東音樂也不該遺忘這種可以「因詞而生」的傳統。
阅读(2056) | 评论(0) | 转发(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