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語歌文化歷史研究者,喜歡鑽研文字與音樂的創作,也喜愛數學與棋藝等等。
分类:
2008-02-15 09:18:36
……香港的殖民是一種通過文化工業進行的內在化殖民……「九七」的到來,只是意味着英國對香港的殖民統治在時間上是終結了,但文化的殖民並沒有終結。全球化浪潮(其實是美國強勢文化的殖民)衝擊下,以好萊塢、搖滾樂、肯德基、麥當勞快餐等為標誌的西方流行文化早已深深刻入香港人的骨髓,並不斷擴充着文化殖民的版圖……香港對於自己的殖民地的境遇並不敏感,我們很難在作品中看到反抗殖民性、反思殖民性的色彩。相反,倒是有很多作家崇拜、追隨西方現代主義的文化藝術,把它作為香港文學發展的動力……顯然,西方作為一種價值主體,已經主宰了殖民地香港的文化。14
計紅芳文中談的雖是香港南來作家,但其論述一樣適用於描繪香港其他的流行文化的狀況。的確,由於「西方流行文化早已深深刻入香港人的骨髓」,香港人竟接受不了用粵語方言唱的歌曲,更遑論在歌曲裡有沒有本土音樂元素了!
五十年代,香港的粵語方言流行曲在邊緣裡尋求生存和發展空間,備受歧視,七十年代以後,憑著本土意識增強,粵語流行曲得以振興,並一度成為華語流行音樂的龍頭,可是未幾港人自己也歧視起歌曲裡的「粵語方言」來,同時也很排擠歌曲裡的「本土音樂元素」。更可怕的是香港人對這些歧視與排擠很少反思,覺得是理所當然的。
重溫一下香港早期的粵語流行曲歷史可知,五、六十年代,肯去搞粵語流行曲的,大部份來自傳統的粵曲粵樂界,他們熟知本土音樂元素,卻也能大膽嘗試吸收西方的流行音樂的養份,王粵生、盧家熾、胡文森等都做了一些可喜的嘗試,其中尤其是王粵生創作的《懷舊》與《檳城艷》,前者且是以西方的流行曲模式裝嵌了傳統粵曲粵樂裡的乙反調,饒富本土色彩。也是在這個時候開始,西方流行文化開始大舉進侵,頗有所向披靡之勢。
七十年代中期以後,顧嘉煇、許冠傑這一代,雖然已深受西方流行文化影響,但對本土音樂元素尚算熟悉,以許冠傑為例,其父母都是熱愛粵曲的,他自小就受到耳濡目染。所以,許冠傑早期所寫的一批敘事性很強的歌曲如《半斤八両》、《天才與白痴》、《賣身契》,其實都帶點戲曲色彩的,這一點許冠傑自己都未必自覺。
八十年代以後,被「西方流行文化深深刻入骨髓」的香港新一代成長了,就正如黃耀明所說的情況:「完全擁抱西方音樂」,「音樂根源裡」再「沒有」多少「中國的東西」,甚至「很抗拒歌曲用粵語(方言)演唱」!這年頭,香港粵語流行曲界開始「去粵曲化」以至「去中國化」。想起黃霑生前說過,到了八十年代,一旦用較中國化的五聲音階寫曲調,出來的感覺總是有點老氣與陳腐,然而,黃霑委實太喜歡接受用簡單的五聲音階寫作的挑戰,所以,即使到了九十年代,他還可以寫出像《滄海一聲笑》這樣「另類」的流行歌曲,而且流行非常。當然,這裡用「另類」只是一種反諷──明明是自家傳統的好東西,卻被排擠到邊緣又邊緣,變成「另類」。
這裡還可多說一個例子,就是九十年代的王菲,王菲的特立獨行,也曾是流行音樂界裡的奇異景觀,阿多諾說的「偽個性化」在她身上頗難驗證。而王菲曾有一、兩張唱片比如《浮躁》,加進了不少「中國元素」,只是,這些「中國元素」,多是屬於北方(北京)的,跟香港自身關係不大──這不難理解,王菲的老家就在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