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50016318
  • 博文数量: 4598
  • 博客积分: 58701
  • 博客等级: 大将
  • 技术积分: 48997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6-02-22 16:58
个人简介

粵語歌文化歷史研究者,喜歡鑽研文字與音樂的創作,也喜愛數學與棋藝等等。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4598)

文章存档

2024年(1)

2023年(5)

2022年(7)

2021年(10)

2020年(6)

2019年(9)

2018年(44)

2017年(82)

2016年(83)

2015年(118)

2014年(142)

2013年(205)

2012年(273)

2011年(307)

2010年(381)

2009年(429)

2008年(451)

2007年(774)

2006年(1271)

分类:

2007-11-25 09:31:50

 
 

 

 

 

第二時段(64-69年) 披頭熱席捲香江

 

  另一個衝擊,就是英倫的披頭四熱潮。據資深電台DJ Uncle Ray的憶述,當披頭四熱潮旋風從歐洲吹至香港,他收到的點唱信都如雪片飛來,估計每天都有上千封!而19646月,Beatles訪港,使香港的青少年益發狂熱於組band唱英文歌

 

  然而在當年,很多人對這些「夾band」的年輕人甚有成見,視為不務正業愛生事的「阿飛」,五十年代後期曾有一首粵語電影歌曲《飛哥跌落坑渠》,傳唱頗廣,可說是一個印證。誰又會想到,這批瘋狂熱中英文流行曲的年輕人,後來很多成了香港粵語流行樂壇的幕前幕後的中堅份子,甚至有些成為達官貴人。舉例來說,許冠傑、泰迪羅賓、林振強、羅文、黎小田、陳任、曹廣榮、鄭東漢、馮添枝、陳欣健等等,就都是這次六十年代樂隊潮裡的「弄潮兒」!

 

  其實,這些年輕人樂隊,有不少更曾把樂隊所唱的歌曲灌成唱片,屬原創的亦頗多,只是音樂風格都是模仿歐美的時尚的。比方說在鑽石唱片推出唱片的樂隊就有The Mystics(其結他手就是馮添枝)、Teddy Robin & The PlayboysThe Lotus(主音歌手是許冠傑)、Danny Diaz & The Checkmates(其成員Romeo Diaz即羅迪、戴樂民) Joe Jr. & The Side-effects等,百代唱片則有The Astro-notes(主音歌手是陳欣健)、Roman(即羅文) & The Four Steps等等。

 

  在當時,年輕人「夾band」不無叛逆的意味,誰知叛逆者亦被他人叛逆之。大約是六五至六七年間,新加坡一位叫上官流雲的歌手,灌製了一張細碟,內裡三首歌曲,有兩首是據「披頭四」的名曲改填上很市井的粵語歌詞來唱的,即《行快的啦》(原曲:Can’t Buy My Love)和《一心想玉人》(原曲:I Saw Her Standing There)。這兩首粵語歌曲,不但在星馬地區流行,也很快流行到香港來,而《一心想玉人》中的一句「阿珍已經嫁咗人」更成了平民百姓的口頭禪。可是,這種歌詞聽在「時代青年」耳裡,便甚覺礙耳,或者說,簡直在侮辱他們心目中的神祇。在那個時候,這兩首粵語歌能流行起來,實屬奇跡。再說,上官流雲這兩首歌曲,亦屬香港所受的「外來衝擊」之一!

 

 

第三時段(69-74年)

 

第一節 台灣吹來的時代「哭」

 

  六十年代後期,香港流行音樂文化又受到另一次外來衝擊,這一回,在政治經濟上,香港經過六七年暴動後,元氣待復,而粵語電影開始式微,就連本土的國語時代曲也開到荼蘼,在這時候,台灣歌星姚蘇蓉主唱的電影《今天不回家》插曲,竟是哄動全港,到處都是「今天不回家…」的歌聲。

 

  與姚蘇蓉同期的台灣歌星如青山、謝雷、張帝、楊燕、尤雅等等,其唱片及歌曲紛紛登陸,於是在19691972這幾年間,幾乎整個香港的音樂空間就讓他們的歌曲覆蓋著,像《負心的人》、《尋夢園》、《淚的小雨》、《水長流》、《淚的小花》、《月兒像檸檬》、《往日的舊夢》、《恨你入骨》、《往事只能回味》、《醒來吧,雷夢娜!》等,可說是這個時期台灣國語時代曲的代表作。

 

 

第二節 星馬吹來的粵語風

 

  不過,世事往往很奇妙,當六九年《今天不回家》橫掃香港的時候,來自新加坡的鄭錦昌,所唱的粵語流行曲,竟沒有被這些台灣國語時代曲壓倒,事實上,在六九至七零年間,鄭錦昌的粵語流行曲如《願化惜花鋒》、《幾度花落時》、《鴛鴦江》等,可以經常在電台聽到。稍後,鄭錦昌的另一名曲《禪院鐘聲》鋒頭更勁,可說跟《今天不回家》的氣勢不遑多讓。接著,鄭錦昌憑藉李小龍電影《唐山大兄》的餘威,來個歌曲版的《唐山大兄》,由是使他的歌唱事業到達巔峰!

 

  新加坡不僅來了一個鄭錦昌,約在1972年,另一來自星加坡的女歌手麗莎,一曲調寄周璇名曲《四季相思》的《相思淚》,亦風魔了香港許多歌迷,其後,麗莎的名曲如《百花亭之戀》、《賣花女》、《王昭君》等在電台亦取得不錯的播放率。

 

 

第三節 粵語歌苦兒流浪(下)

 

  從上文看來,由五十年代後期至七十年代初期,這十多年間香港流行音樂文化不斷的受外來的音樂文化衝擊,可是,期間香港帶一點本土氣息的流行音樂都沒有嗎?答案是有的,只是相比起那些外來衝擊,氣勢便顯得很微弱,舉個例,香港商業電台在五九年開台以後,在六十年代其實也開創過一陣子廣播劇主題曲的潮流,其中《薔薇之戀(國語)》(林潔主唱,後來灌唱片時由尹芳玲主唱,又,這肯定是商台最早期的廣播劇歌曲)、《勁草嬌花》(莫佩文主唱)、《痴情淚》(翠碧主唱)等等都非常流行,據周聰生前憶述,那時寄去電台索取歌曲詞譜的信件非常踴躍。又如六五年電影《一水隔天涯》的同名主題曲(于粦曲,左几詞),一直傳唱了三、四十年,很了不起。而七十年代初,當鄭錦昌的粵語時代曲跟台灣的青山姚蘇蓉對壘之際,香港的唱片公司亦開始嘗試製作粵語流行曲唱片,最成功的當數原由陳浩德、甄秀儀合唱的《分飛燕》── 一首很粵曲小曲味兒的歌曲,現今的讀者或許會奇怪為何這樣的風格的歌曲可以這樣流行,這當然是跟當時的文化氛圍有關,事實上,要是仔細留意,當時鄭錦昌唱的歌曲,既有國語時代曲味較濃的,也有粵曲小曲味較濃的,但卻是以後一類較受歡迎,例如《禪院鐘聲》、《唐山大兄》。還有一首歌曲值得一提的是,陳寶珠主演的六十年代中期電影《女殺手》的主題曲,這首歌借鏡粵曲先詞後曲的作法再加上摩登的A Go Go節奏,在當時而言實在是一回很大膽的實驗。

 

 

 
 
 
 
 
 
 
 
 
 
 
 
 
 
 
 
 
阅读(3537)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