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語歌文化歷史研究者,喜歡鑽研文字與音樂的創作,也喜愛數學與棋藝等等。
分类:
2007-11-25 09:33:23
上編 三語文化混戰時期(50-74)
第一時段(50-64年)
第一節 國語歌一馬當先
把我們的視線放到五十年代初的香港,當時主流的大眾音樂文化,絕對是粵曲粵劇,不過,本文談論的卻是流行曲,所以,眼光還須放回流行曲的疆界去。
在那個年代,國語流行曲在香港流行音樂領裡是一馬當先的。原因是戰後,大批從北方來香港的富豪商賈及文化人等,為延續四十年代上海時代曲的光輝營造了條件。這一時期,香港國語時代曲的創作主將有姚敏、李厚襄、梁樂音等,而歌手除了源自上海時代的周璇、白光、張露、姚莉等紅星,也有新崛起的方靜音、葛蘭、崔萍、靜婷等等。他們承襲了舊上海時代曲的傳統,唱片製作比較認真而先進,而歌風卻是未脫離夜總會歌女的氣息。不過,有時在電影的積極影響下,也有一些破格之作,比方說葛蘭在電影《野玫瑰之戀》裡,便移植了一些歌劇著名選段,如《卡門》,甚有意思。
第二節 英文歌勢力漸大
同樣在五十年代,香港人在殖民教育的影響下,青少年開始諳熟英語,甚至覺得使用英語會高人一等,於是聽英文流行曲,遂成時尚。漸而歐美的「派對」文化亦盛行於年輕人的國度裡。故此,五十年代中後期,香港的電台廣播,越來越多地加入播放歐美的流行歌曲,這使原本只是一條流量很小的溪澗匯成大流。當時,青少年從Georgia Gibbs的《Seven Lonely Days》、Patti Page的《Tennessee Waltz》、Platters的《Smoke Gets in Your Eyes》到貓王Elvis Presley的眾多名曲,都深深鍾愛。
第三節 粵語歌苦兒流浪(上)
其實,在五十年代的香港,也開始有人嘗試推出「粵語時代曲」,其中最着力的是周聰,他真的很努力把粵語歌按照國語時代曲歐西流行曲的模式來炮製,可惜限於條件,影響力始終有限,按周聰自己的說法,當時粵語流行曲最多只佔整個流行曲市場的十分之一。可以說,粵語流行曲一開始便處於逆境,一大原因是粵語流行曲有時很易跟粵劇裡的小曲混為一談,而大部份鍾愛粵劇粵曲者都不認為小曲是有甚麼獨立生命的,此外,在當時社會,相比起國語和英語,粵語只是草根語言,地位遠不及國語和英語!不過,粵語流行曲在這逆境中亦爭得不少歌迷的注意,甚至有書商專門出版了周聰的粵語流行曲歌集,是很難得的成績了!
第四節 黃梅調風起雲湧
也許流行音樂本是外來的文化,而香港得以傳入這流行音樂文化的時候,普羅大眾卻還沒有甚麼本土意識,所以,從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初,香港的流行音樂是不斷受着外來音樂文化的衝擊震盪。先是五十年代後期的黃梅調和山歌熱潮,使香港的電影界不管是國語片和粵語片,都爭相拍製這兩種音樂類型歌曲的電影,而邵氏在1963年拍製的《梁山伯與祝英台》,把黃梅調熱潮推至巔峰,不但港人沉醉其中,也風魔了台灣與東南亞的歌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