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語歌文化歷史研究者,喜歡鑽研文字與音樂的創作,也喜愛數學與棋藝等等。
分类:
2007-11-25 09:23:40
下編 香港回歸新時期(97-07)
第九時段(97-00年) 市場不景與江湖重出
事實上,當我們看到一九九八年初,本港唱片業大亨鄭東漢公開承認,香港的唱片市道,是廿五年來最差的,而年尾的有關報導,也很呼應鄭氏的說法,謂香港的市場萎縮了四成。這樣我們便可知所謂「獨立唱片製作的春天」,根本是虛幻不實的。
因此,大家都在想方設法,要找些能刺激市場的事情做做,除了不斷捧新人,以至像十六歲多的謝霆鋒都不放過,圈內卻也想到找舊人重出江湖。例如早在九六年的時候的幾位歌手復出的案例,這一年,給看中讓其重出江湖的歌手就有譚耀文、呂珊、車沅沅、陳秀雯和薛家燕等,其中陳秀雯和薛家燕都是憑電視肥皂劇的聲勢而再闖樂壇。當時,有樂評人曾分析說,唱片公司年年捧新人,人們對新人的新鮮感及好奇心都已減低,而有實力的青少年都給掘了出來,剩下來的質素略低,這種情況下,倒不如找一些舊人重出江湖,至少他們以前的唱片公司都曾花過一番心血及金錢去宣傳、催谷,多多少少為他們打下了基礎,有一定的名氣,也就是肯定比全新的歌手有多些人認識,宣傳工夫與金錢都可以省一點。
也有些舊人只是復出登台,並沒有出唱片,例如麥潔文便是。一九九八年尾,國語時代曲歌星靜婷、吳鶯音、劉韻、蓓蕾以「四大天后」的名堂,搞了一次演唱會,以至九九年尾的「楓華再現演唱會」,亦算是這類型的案例。
唱片市道差,雖說一大原因是翻版猖獗,其後還有非法網上下載,但是香港唱片音樂製作方針只求面向年輕人,而且創作方向是崇尚複雜而西化,背離了香港大部份華人的口味,肯定亦是市場不景的重要因素!
看看九九年的夏天,台灣電視劇《還珠格格》裡的歌曲《有一個姑娘》風靡香港甚至中國,而這歌曲的中國小調風味頗濃郁,正好說明大家都餓中國小調風味歌曲久了,《還珠格格》這首插曲正好填補心靈空檔。只是香港往後似乎還是沒法放棄固有的「市場策略」,新世紀最初幾年,當道的是青春偶像派Twins!慶幸的是市場卻也容得下實力派的陳奕迅、李克勤等歌手。
第十時段(00-07年) 網絡時代與創作新勢力
當我們看報章上好些回歸十年專題的報導,亦可以知道,千禧年新世紀至今,香港流行音樂市場仍一直沒有轉好過,而據知這卻不僅是香港如此,全世界的流行音樂市場都是在萎縮着。往好處想,乃是全球都在找尋一種合理的、新的消費音樂模式,取代已開始不合時宜的唱片銷售模式。可是這種新模式卻在摸索中,尚未成形,更遑論成熟。但筆者相信,只要模式一旦成形成熟,香港人一定會追得上,比方說,零五年網絡歌曲開始成為網民的新寵兒時,香港的KellyJackie的《他約我去迪士尼》,不讓內地的《老鼠愛大米》專美。
事實上,在新世紀剛過去的幾年,香港流行樂壇並不是全無表現,在全球華語流行曲市場日見國(國語)盛粵(粵語)衰,甚至是連番痛失良才如羅文、張國榮、梅艷芳、林振強、黃霑之時,我們卻發現,香港的創作力量經過十多年的「揠苗」,原來已長出一點新綠,知名的唱作人,閣下屈指難數:林一峰、方大同、張敬軒、王菀之、馮穎琪、謝安琪、側田、關心妍……,創作組合也很不少:Soler、at17、農夫、inLove……,而純幕後的創作力量也見不斷增強,像以下的創作組織:人山人海、宇宙大爆炸、Da Freak、Invisible Man、Green Coffee等等,真是人多勢眾,當看到這些力量,我們對香港流行樂壇的前景,應該會回復樂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