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48846536
  • 博文数量: 4599
  • 博客积分: 58701
  • 博客等级: 大将
  • 技术积分: 48987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6-02-22 16:58
个人简介

粵語歌文化歷史研究者,喜歡鑽研文字與音樂的創作,也喜愛數學與棋藝等等。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4599)

文章存档

2023年(5)

2022年(7)

2021年(10)

2020年(6)

2019年(9)

2018年(44)

2017年(82)

2016年(83)

2015年(118)

2014年(142)

2013年(205)

2012年(273)

2011年(307)

2010年(381)

2009年(429)

2008年(451)

2007年(774)

2006年(1271)

分类:

2007-11-16 08:47:53

 
  林敏驄很早便對歌詞寫作很有一番見解,如在八二年五月,由香港業餘填詞人協會舉辦的《全港學界歌詞創作大賽》的場刊中,林敏驄在其一篇標題為「我填詞的第一步」中寫道:
 
  我認為填詞人應有的,是能叫人哭,能使人笑的本領,能快速地決定那類風格去配合那歌者的腔調,甚至創造一個新的形象給歌者。很多人說填詞容易,那是一兩句,很多人都會寫,但填詞人要注意和做到的是整首歌的結構,歌詞的起承轉接、音韻、內容的統一,並要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
 
  我認為寫詞的感情一定要深和真,因為想感動人必先要感動自己、想別人笑一定要先令自己捧腹,那聽者才會引起共鳴。填詞人必須覺得填詞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若果感到完成一首歌詞很困難的話,倒不如放棄了。
 
  我覺得曲詞的好壞可分為幾個等級。
 
  譬如說,這一首歌共有十個字要填上去。第一類的是很難很難也只湊得七個字,那根本不是完成的作品。第二類是湊夠十個字,卻不知自己在說甚麼,那是不明白的作品。第三類是十個字都填滿了,還勉強解得通,那是普通的作品,第四類是十個字填滿了還顯示出一個意思來,那是不錯的作品。最後一類是以十個字的詞句,道出一百個字所能描述的意境、心境,引起人聯想,控制着聽者的情緒,那是首成功的作品。

 

  看林敏驄這樣說得頭頭是道,只是,愛遊戲人間的他,往往實踐與言論不一致,寫了許多他自己所說的第二類和第三類作品。譬如,早期,他寫給彭健新的一首勵志歌《聲音》:

 

                騎著白馬夜靜踏上黑色街道,漆黑四邊分布仿似靜臥著去路,

                夜幕下我默默劃破小小通道,點起火把找到路途上獨特記號,

                聲音聲音似在問我心可知道,知否知否努力是必需經過,

                每一大的掙扎,也告訴我知,沒有苦,所得到,沒有好。

                迎面來到路上遇見一班班細路,講我知書中好處多到不勝數,

                大廈、遊艇、飛機、大炮一一可製造,只需畀心機自然得到羡慕。

                小小嘴巴似在問我知不知道,知否知否努力是必需經過,

                每一大的掙扎,也告訴我知,沒吃苦,所得到,沒有好。沒有山,跑不上,攀不高。

                        《聲音》 林逸菁 主唱:彭健新

 

  林敏驄在這《聲音》中,似是企圖擺脫一般勵志歌的模式,用字力求新鮮,如不說漆黑街道,而是「黑色街道」,又將「漆黑」寫成可「分布」之物。只是,他擺脫一般勵志歌模式後,卻無力去建築詞的結構,筆觸過處,盡是突兀而來,無故而去的意象,全不見有起承轉合的鋪排。

 

  這詞首段寫主人公黑夜騎着白馬,點起火把找到獨特記號,但這記號是甚麼,歌詞再沒有交代,而且這記號一閃而逝,在詞中根本沒有作用。

 

  忽然又來了一些「聲音」,從何而來,不得而知?(不會是鬼吧?)又為甚麼要問詞的主角「知否努力是必需經過」,也是很費解的,只覺得是詞人要問便問,沒得解釋。

 

  其實整首《聲音》的歌詞便是如此,意象要來便來,要去便去,毫無邏輯,毫無鋪排的。而像《聲音》這類作品,八三年後他越寫越多,不但篇章結構散亂,文字結構也日趨離奇古怪,以至有些專欄作家譏為「中文零蛋的填詞人」。

 

 

 
 
 
 
 
 
 
 
 
 
 
 
 
 
 
 
 
 
 
阅读(3486) | 评论(0) | 转发(0) |
0

上一篇:林敏驄篇(3)

下一篇:林敏驄篇(1)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