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50000993
  • 博文数量: 4598
  • 博客积分: 58701
  • 博客等级: 大将
  • 技术积分: 48997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6-02-22 16:58
个人简介

粵語歌文化歷史研究者,喜歡鑽研文字與音樂的創作,也喜愛數學與棋藝等等。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4598)

文章存档

2024年(1)

2023年(5)

2022年(7)

2021年(10)

2020年(6)

2019年(9)

2018年(44)

2017年(82)

2016年(83)

2015年(118)

2014年(142)

2013年(205)

2012年(273)

2011年(307)

2010年(381)

2009年(429)

2008年(451)

2007年(774)

2006年(1271)

分类:

2007-08-11 08:46:32

 
  粵語流行曲是香港流行文化的重要組成部份。但是,香港人至早也應是到了五十年代末,才開始接受「粵語」而有「流行曲」的事實。而為何如此,原由一匹布那樣長。所以,將來有哪位香港人要寫香港粵語流行曲歷史,是必須專設一個章節來陳說香港人接受「粵語流行曲」這個概念的過程的。
 
  概略而言,在五二年的時候,雖然和聲唱片推出了第一批標榜「粵語時代曲」的唱片,但那時代的香港人,仍是整個社會沉浸在粵劇粵曲的世界裡,往往只視「粵語時代曲」為粵曲裡的小曲罷了。所以周聰生前常對人說,那時和聲這些「粵語時代曲」唱片,針對的市場並不是本港,而是星馬等地。
 
  去年,筆者做胡文森的研究,跟幸運唱片的伍老先生聊過,他坦言,在五十年代,該公司出版像胡文森的《秋月》那類歌曲的唱片,是很難定位的,當時電台中人反映,若說這些歌曲是粵語時代曲,肯定沒有聽眾想聽,而「電影歌曲」算是較好的說法。也所以,筆者發覺,那個年代,唱片公司推出的所謂「電影歌曲」,屬子虛烏有的例子並不罕見。

 

  如果有時間,最好詳細研究一下當時的報章雜誌,甚麼時候開始多用「粵語時代曲」或「粵語流行曲」這樣的名稱來談論這類歌曲。而較省時間的做法,當然也可以看看那些歲月裡,唱片公司及歌書出版商怎樣標榜這些歌曲。比方說,手頭有一冊從商台資料室複印出來的歌書《最新周聰.林鳳.呂紅粵語流行曲(合訂本)》,這有力的說明,至遲不遲於六十年代初,香港人開始接受「粵語流行曲」這個概念了。

 

在這書的版權頁有商台「中文節目部資料室」的印鑑

可看到打印的日子是1966417

但筆者估計這書的出版年份應是六一或六二年左右。

 

  六十年代中期以後開始製作粵語流行曲唱片的風行唱片公司,亦經常在唱片封套和曲詞紙上標榜「粵語流行曲」,下面所貼的一張鄭君綿唱片的曲詞紙,可見一斑。也可以說,不管當時鄭君綿唱的歌還是滿口粵曲腔調,但唱片公司已認為他們製作的絕對是「粵語流行曲」! 

六十年代中期以後,

有更多唱片公司敢於標榜「粵語流行曲」了

 

 

  至於報章雜誌,浩如煙海,真個望洋興嘆,筆者自己倒藏有一份1971年二月號的《香港歌星》的專題文章,那是董夢妮執筆撰寫的「歌壇上的男歌星」,此文歷數了當時香港許多唱國語流行曲的男歌星,數到最後,他提到鄭錦昌:

 

  跟着是鄭錦昌,頭髮鬈曲,專唱粵語流行曲的那一位。

 

  我很少聽粵語流行曲,但唱得好與不好,倒是分得出的,鄭錦昌唱得不錯,很多人喜歡聽他的歌。

 

  好像高華一樣,鄭錦昌也有「王子」的稱號,他叫「粵曲王子」。

 

  只因唱粵語流行曲的歌星太少了,鄭錦昌就算唱得再壞,一樣也會引人注目的,物以罕為貴,真真不錯。

 

  董夢妮應該就是後來搞《城市周刊》的那位吧。雖然鄭錦昌的尊號是「粵曲王子」,但香港人確認他唱的不是粵曲小曲,而是「粵語流行曲」,不然,董夢妮也不會這樣寫吧。事實上,如果要為鄭錦昌分類,他只能是「歌星」而不是「伶人」,一個「歌星」唱的要不是流行曲那倒不知是甚麼了!這分類法同樣也可以套用於周聰身上,他是「歌星」還是「伶人」呢?

 

  在七四年顧嘉煇、許冠傑冒起以後,香港人如何談論七四年以前的「粵語流行曲」,其實也是很重要的。至少會代表了那一代香港人對前「顧嘉煇、許冠傑」時代的粵語歌的觀感。

 

  這方面,筆者想起盧國沾在香港電台的《金曲十年》(為紀念十大中文金曲頒獎禮舉辦十年而出版的,出版時間應是1988年初)特刊裡,曾寫過一篇「粵語歌的前期史」,盧國沾只說「粵語歌」而不說「粵語流行曲」,但我們都明白他談的其實乃是「粵語流行曲」,只是想省掉兩個字罷了。在這篇文章的末處,盧國沾寫道:筆者必須重覆的說一遍:上述所記述的,也許有次序顛倒的情況,絕不能作為歷史的根據。它只可推算地說明粵語歌的源流,似可肯定起於粵劇,而一度於六零年代興盛。是以七十年代中期的再起,可稱之為「復興期」,延續至今天。

 

  盧國沾這裡以「復興」來形容「顧嘉煇、許冠傑」時代的新發展,說明在他那一輩,都是肯定了周聰、君綿、鄭錦昌唱的,乃是「粵語歌」──「粵語流行曲」,而不是別的。

 

  反而,很多年青一輩由於對歷史的無知,總是認為「粵語流行曲」始於「顧嘉煇、許冠傑」時代,那無異是把歷史閹割和篡改了。

 

 

 

 
 
 
 
 
 
 
 
 
 
 
 
 
 
 
 
 

  

阅读(4021) | 评论(35) | 转发(0) |
0

上一篇:鄭國江長篇(11)

下一篇:鄭國江長篇(12)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