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49830775
  • 博文数量: 4599
  • 博客积分: 58701
  • 博客等级: 大将
  • 技术积分: 48987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6-02-22 16:58
个人简介

粵語歌文化歷史研究者,喜歡鑽研文字與音樂的創作,也喜愛數學與棋藝等等。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4599)

文章存档

2023年(5)

2022年(7)

2021年(10)

2020年(6)

2019年(9)

2018年(44)

2017年(82)

2016年(83)

2015年(118)

2014年(142)

2013年(205)

2012年(273)

2011年(307)

2010年(381)

2009年(429)

2008年(451)

2007年(774)

2006年(1271)

分类:

2007-06-03 08:36:38

 
 
  從「封塵」想到盧國沾的一首《塵》,借塵寫人世間煩惱的難以擺脫,又是一個很獨特的角度:
 
                風為何勁吹滿地泥塵,難道這是冷風洩着恨,

                天地泥塵常常在風裡撲,這邊,那邊,幾陣!

                誰發覺、誰看見、塵是滿凡塵,

                曾幾天、有幾天、或有天不接近,

                還見到,還見到,塵面洗不清,

                正為着,是凡塵、在凡塵。

                        塵世裡,塵世裡,人為風軟禁,

                        逃不得,怨不得,願你心不要恨!

                        煩過你,煩過我,煩盡世間蒼生,

                        我幸運,早看見,睇得真。

                                《塵》 曲:桑原研郎 唱:甄妮

 

  這詞總令筆者想起禪宗創始人慧能的佛偈:「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佛性常清淨,何處有塵埃。」以及另一弱得多的佛偈(由神秀所作):「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有塵埃。」塵,常常給比喻為人世間煩惱的根源,也是污穢庸俗痛苦等等的代詞,而這些用法往往源於佛教理論。

 

  在佛教中,塵有兩個意思,一是梵語rajas的意譯,是極微小的物質,也譯作微塵。二是梵語visaya的意譯,可譯為「境」或「境界」,也就是人們感官所認識和意識的對象,名為六塵,如色、聲、香、味等等。佛教認為這些「塵」或「境」對認識的主體能產生污染的作用。這些對象(塵)的各種組合構成不同的煩惱和世界現象,佛教通常將之喻為「塵勞」、「塵世」等。

 

  不為塵世等現象所污染,也就是「一塵不染」,至於如何「一塵不染」,神秀認為應該時時勤拂拭,但慧能卻認為塵世裡的色、聲、香、味等都是空的,甚麼叫做「塵埃」呢!

 

  盧國沾這首《塵》的最末幾句:「我幸運,早看見,睇得真」似乎也難暗示他是體會到「佛性常清淨,何處有塵埃。」的禪理。不過詞中除了「塵」,還寫到「風」:

 

                「風為何勁吹滿地泥塵,…天地泥塵常常在風裡撲,…塵世裡,人為風軟禁,…」

 

  這裡明顯是說,「塵」固然污染人心,但始作俑者還是「風」,是風揚起塵,「煩過你,煩過我,煩盡世間蒼生」。這裡的「風」,也許是指點火煽風的風,風言風語的風呢!當然,在萬物皆空的佛教眼光來看,「風」也是空的。

 

  盧國沾在這詞中用了許多排比和層遞的句組,對表現欲擺脫煩而水實在難擺脫的心情情頗有效果,這一方面是音樂旋律結構提供的方便,另一方面,也是聲入心通吧!事實上,像「逃不得,怨不得,願你心不要恨!」「煩過你,煩過我,煩盡世間蒼生」這些排比式的句組,確令語勢變得強而有力。

 

 

 

 
 
 
 
 
 
 
 
 
 
 
 
 
 
 
 
 
 
 
  
阅读(1173)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