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語歌文化歷史研究者,喜歡鑽研文字與音樂的創作,也喜愛數學與棋藝等等。
分类:
2007-06-04 08:14:21
(旦) 服眾,服眾,食馬焉能服眾,
振軍心,儂有計,不若宰烹阿儂,
捨生命,為肉餐,相信較為有用。
(生) 卿卿休太癲瘋,
殺嬌妻,求服眾,寧自殺,亦不從……
(旦) 念三軍,誰無妻妾,個個都別愛從戎,
你是大將軍,掌握兵權懷內竟有嬌妻抱擁。
不殺名駒是不公,不捨嬌妻何以服眾,他日城亡亦不保花容。
何不殺我以勵軍心或可以把人心激動。
成仁一死,死亦從容,忙拔劍自戕。
這裡把故事寫成是張巡的愛妾甘願自殺被吃。在網上亦見過另一版本,寫張巡愛妾自刎前,有一段獨白:「此後重陽三月,夫呀!一炷清香,喚奴一句,妾在九泉,也甘心瞑目吧夫呀」。總之,都是努力美化張巡的忠心為國的正面形象。
只是在《新唐書》裡,卻是寫的十分駭人聽聞(也真算是秉筆直書了):
巡出愛妾曰:「
對於許多事情,能聽聽非主流聲音,往往讓我們更能看清事件的真義。讀到
或謂巡之殺妾,激軍心也。然軍人食之,不足濟一日之窮;敵人聞之,適足為急攻之計。或謂巡之殺妾,望成功也。然巡有功則爵為上公,妾無罪而形同太彘,於心不安;請於朝而旌之,於事無濟……孟子曰:「殺一不辜而得天下,不為也。」殺一不辜而號忠臣,君子為之乎?
袁枚此論,是絕對認為張巡為守城而殺人食人乃是不容矯飾的過失,而言辭的鋒利,委實無可辯駁了。
馬大勇又提到王士禛《池北偶談》卷24「張巡妾」一條,以談怪說異的方式,借張巡妾之口委婉道出王氏自己的看法:「君為忠臣,吾有何罪,殺之以饗士卒?」這位張巡妾並未深明大義,從容赴死,但人有求生的權利,王士禛代擬的這幾句才是「人話」吧!
奈何,這些只是零星的非主流聲音,讀正史,觀戲曲,我們只覺張巡是忠臣,一城老弱合該為國赴死。
轉念一想,現在我們能讀到一點關於「張巡事件」的非主流聲音,已是很幸福,非主流聲音,一般都是很難接觸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