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語歌文化歷史研究者,喜歡鑽研文字與音樂的創作,也喜愛數學與棋藝等等。
分类:
2007-04-29 12:04:12
十一世紀發明了譜表,
十二世紀其譜表仍只能表示音高,不能表示時值及節拍,
十三世紀產生了有量記譜法,能記錄長音、短音,
十四世紀用顏色表示音符的時值,
十五世紀符頭畫成空的,
十六世紀確定單位拍為四分音符,及一系列長短音符,
到十七世紀,小節線才進入譜表。
在中國,音樂的神秘感就更困擾古人,例如宋代歐陽修便說過:「樂之道深矣,故工之善者,必得心應於手,而不可述之言也。聽之善,亦必得於心而會以意,不可得而言也。」即使到清代,這神秘感仍存在,如清人吳梅在其《顧曲塵談》中說:「制曲之法,最不易說明,緣細微曲折之處,非口授不明。」也就是這些音樂神秘化的思想,把中國的樂譜演進窒息了。
然而,這不表示中國音樂的節拍體系沒有進步過,據王、張二人的考證,中國音樂的定量性節拍成熟於明代,比西方早約一個世紀,而體系則與西方有分別的。
分別就在於:
西方節奏是數學思維形式的,一下子就能把人說懂,明白一拍、半拍、半拍的半拍究竟是怎樣的;中國的節拍是非數學思維形式的:「鼓板夾定,則錙銖可辨」,終不能叫人明確一拍、半拍、半拍的半拍的時值概念,所以才明「非口授不明」之說。只是,至今其實也不是所有音樂人都意識到這種分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