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48831031
  • 博文数量: 4599
  • 博客积分: 58701
  • 博客等级: 大将
  • 技术积分: 48987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6-02-22 16:58
个人简介

粵語歌文化歷史研究者,喜歡鑽研文字與音樂的創作,也喜愛數學與棋藝等等。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4599)

文章存档

2023年(5)

2022年(7)

2021年(10)

2020年(6)

2019年(9)

2018年(44)

2017年(82)

2016年(83)

2015年(118)

2014年(142)

2013年(205)

2012年(273)

2011年(307)

2010年(381)

2009年(429)

2008年(451)

2007年(774)

2006年(1271)

分类:

2007-04-15 09:44:42

 
 
  顏之推《顏氏家訓.文章》說:「王籍《入若耶溪》詩云:『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江南以為文外獨絕,物無異議……《詩》云:『蕭蕭馬鳴,悠悠旆旌』《毛傳》曰:『言不喧嘩也。』吾每嘆此解有情致,籍詩生於此意耳。」
 
 
  顏之推說王籍那兩句詩是從《詩經.小雅.車攻》「蕭蕭馬鳴,悠悠旆旌」生發出來的,好處就是以動寫靜。《車攻》中,軍容整肅,氣氛的儼靜,從戰馬的嘶鳴聲中就可以體會出來;若耶溪景色幽靜,從鳥鳴和蟬噪的聲音裡,也可以領略得到。前者肅靜,後者幽靜,兩種靜的情趣不一樣。顏之推說二者有啟承關係,意思是說兩者都是以動寫靜。
 
  詩中要創造「靜」的境界,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風不吹,松枝不搖,樹林中,猿猴未啼,就是在樹林裡面既無動靜,也無聲音,萬籟俱寂,一片死靜,這種環境可以說是夠靜了;但要是有誰走進這種環境,他感受到的是甚麼呢?恐怕不是幽靜,也許會覺得毛骨悚然,不寒而慄,有一種駭動之感。
 
  我國古代詩人在藝術實踐中,摸索了一套表現靜境靜趣的藝術手法。歸納起來,大致有兩種類型:一種是以聲音寫意中之靜,一種是以動態寫意中之靜。

 

  以聲寫靜,即寂處有音,動中有靜,這種藝術手法是利用引起人們的特殊感受的聲音來寫靜境和靜意。上文顏之推所舉的兩例,就屬這一手法,唐代以後詩人用得更多,如劉長卿《題鄭山人幽居》詩:「寂寂孤鶯啼杏園,寥寥一犬吠桃園」,張籍《不食仙姑山房》詩:「月出溪路靜,鶴鳴雲樹深。」等等。

 

  另一種類型是以動態寫靜意,即所謂靜中有動。《冷齋夜話》說:「『驚蟬移別柳,鬥雀墮閑庭』者,置靜意於喧動中。」宋人惠崇這兩句詩說,鳴蟬驚飛到別的柳樹上,兩隻麻雀相鬥而翻落在空院裡,這樣兩種動態和心中的閑靜都表現出來了,所以說「置靜意於喧動中」。

 

  以動態寫靜的寫法,古來不乏詩例。謝眺《游東田》詩「魚戲新荷動,鳥散餘花落」,水中游魚嬉戲,觸動了蓮葉;樹上飛鳥驚散,搖落了殘花,這兩個動的場面,正反映了野游時見到的靜境和所產生的靜意。

 

  再看王維的《鳥鳴澗》詩: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深澗中。

 

  花落、月出是以動態寫靜,鳥鳴是以聲音寫靜。兩種手法的結合收到了良好的藝術效果,非常生動而深刻地表現出山居的清幽閑靜。

 

  是不是隨便寫甚麼聲音,隨便寫甚麼動態都可以表現出靜呢?不是的。必須有一定的條件,這條件至少有兩個方面,一是所寫的應是在靜的環境中最易敏感到的聲音和動態,二是應以靜的心情來體會這些聲音和動態。

 

  激動的心情,是創造不出靜的意境的。如果心情煩悶激動,即便到了靜的環境,聽到鳥聲,看到走獸,這些也都逗引不了靜感,或許正相反,使人感至更煩更激動。如王安石《葛溪驛》末聯說:「鳴蟬更亂行人耳,正抱疏桐葉半黃」,就不像前文所說王籍的「蟬噪林逾靜」,這裡的蟬鳴就不是使人感到靜,而是使人煩亂。因為作者秋夕抱病客宿驛站,不勝感慨,所以聽了蟬鳴,另有一種感受。

 

  在心境閑靜時,對於聲音和動景才有靜的感受。常建《題破山寺後禪院》詩說: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俱寂,惟聞鐘磬音。

 

  俞陛雲《詩境淺說》甲編說後六句「愈轉愈靜」,「由幽徑至禪房深處,惟有鳥聲潭影耳。鳥多山棲,而寫鳥性用一『悅』字;水令人遠,而寫人心用一『空』字,名句遂傳千古。末句『惟聞鐘磬』,所謂靜中之動,彌見其靜也。」這首詩的確有「靜中之動,彌見其靜」的藝術效果。這種效果的產生,同詩中所寫的「空人心」有很密切關係,以佛家的虛靜心理來寫鳥聲和鐘聲,所以全詩只見一片靜趣。

 

 

 

 

 

 

 

 
 
 
 
 
 
 
 
 
 
 
 
  
阅读(3458) | 评论(0) | 转发(0) |
0

上一篇:歌神之父?

下一篇:舊琵琶不可取代之處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